酬應
(酬應,酬應)
1.應答,應對。
《北齊書·徐之才傳》:“﹝徐之才﹞年十三,召為太學生,粗通《禮》《易》。
彭城劉孝綽、河東裴子野、吳郡張嵊等每共論《周易》及《喪服》儀,酬應如響。”
宋蘇舜欽《上集賢文相書》:“某絕不酬應,且止其說,然內實有所待耳。”
老舍《正紅旗下》七:“儘管不喜多嘴多舌,可是來了親友,她總有適當的一套話語,酬應得自然而得體。”
2.應酬,交際往來。
元吳師道《目疾謝柳道傳張子長惠藥》詩:“從來不解飲,杯勺強酬應。”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十:“﹝顧祿百﹞為歸愚先生權記室,凡先生酬應之作,皆顧捉刀。”
姚華《論文後編·目錄中》:“唐人喜酬應,益暢厥風。”
錢杏村《白煙》:“一望而知是一個狡猾,食鴉片的,他善於酬應。”
阅读:124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