拙
拙字的筆畫:8畫;
zhuō
ㄓㄨㄛ
〔《廣韻》職悅切,入薛,章。〕
1.笨拙;遲鈍。
《老子》:“大道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納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行品》:“每動作而受嗤,言發口而違理者,拙人也。”
唐韓愈《為裴相公讓官表》:“知事君以道,無憚殺身;慕當官而行,不求利己。人以為拙,臣行不疑。”
清納蘭性德《與韓元少書》:“寧迂而不徑,寧拙而不巧。”
巴金《鬼》:“自己的口才拙,是不必諱言的。”
2.自謙之辭。
《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六·安東平》:“微物雖輕,拙手所作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說·碾玉觀音》:“正是拙女,止有三口。”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局詐》:“區區拙技,負此良琴。”
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三章:“拙號余敬唐,就是本村人。”
3.粗劣。
《管子·法法》:“雖有巧目利手,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圜也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神思》:“拙辭或孕於巧義,庸事或萌於新意。”
唐陸龜蒙《酒尊》詩:“黃金即為侈,白石又太拙。”
宋蘇軾《出都來陳》詩之八:“我詩雖雲拙,心平聲韻和。”
魯迅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拙文附上,真是‘拙’極。”
4.困窮;倒黴。
銀雀山漢墓竹簡《十陣》:“若從天下,若從地出,徒來而不屈,終日不拙。”
唐杜甫《北征》詩:“緬思桃源內,益歎身世拙。”
元馬臻《旅夜》詩:“自慚身世拙,客裏更關情。”
清孫枝蔚《同鄧孝威飲錢山銘文齋中》詩:“客況逢余拙,交情到汝真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中了一個甚麽舉人,就得了這個拙病。”
5.猶言不善於。
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夫子固拙於用大矣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附會》:“故善附者異旨如肝膽,拙會者同音如胡越。”
金王若虛《論語辨惑三》:“子貢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己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誌三》:“吾拙於貿易,致丟主人資。”
成仿吾《牧夫》:“他的拙於交際與四周的仇人也決肯容他成功,終要把他的事情破壞的。”
6.質樸自然。
唐竇臮《述書賦下》:“拙,不依緻巧曰拙。”
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三:“作詩必以巧進,以拙成……至於拙,則渾然天全,工巧不足言矣!”明王世貞《藝苑卮言》卷二:“柏梁為七言歌行創體,要以拙勝,日月星辰一句,和者不及。”
清施補華《峴傭說詩》:“作五言古,寧拙毋巧,寧樸毋華,寧生毋熟。”
7.捲曲。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敝裕、新布長六尺,中拙,柄長丈,十步一,必以大繩為箭。”
8.屈辱;屈抑。
《韓非子·說難》:“徑省其說,則以為不智而拙之。”拙,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引作“屈”。
《史記·範雎蔡澤列傳》:“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。夫鐵劍利則士卒勇,倡優拙則思慮遠。”
宋王安石《上巳聞苑中樂聲》詩:“更覺至尊思慮遠,不應全為拙倡優。”
9.通“趉”。外出,逃走。
《商君書·畫策》:“行間之治連以五,辨之以章,束之以令。拙無所處,罷無所生。是以三軍之眾,從令如流,死而不旋踵。”
高亨註:“拙,當借為‘趉’。
《說文》:‘趉,走也。’即逃走之意。”
阅读:202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