擊楫中流
【拼音】:jī jí zhōng liú
【解釋】:比喻立誌奮發圖強。
【出處】:《晉書·祖逖傳》:“中流擊楫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,有如大江。’”
【示例】:~,著祖生之鞭;下瀨橫戈,成漢武之誌。 ★《晚清文學叢鈔·童子軍·草檄》
【反義詞】:萎靡不振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立誌奮發圖強
【成語故事】:晉元帝在江南建立東晉,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。祖逖準備率軍收復中原,朝廷隻給他奮威將軍的虛名,祖逖率領他的100多家人渡江北伐,在江中中流擊楫,發誓收復中原。後來他果真收復大片失地,但東晉根本無心抗戰
晉祖逖帥師北伐,渡江於中流,敲擊船槳立下誓言:不清中原不罷休。見《晉書·祖逖傳》。後因以“擊楫中流”稱頌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激烈壯懷和慷慨誌節。
明韓守益《蘇武慢·江亭遠眺》詞:“擊楫中流,投鞭思濟,多少昔時豪傑。”
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爭位》:“長江不限天南北,擊楫中流看誓師。”亦省作“擊楫誓”。
宋範成大《滿江紅·千古東流》詞:“擊楫誓,空驚俗,休拊髀,都生肉。”參見“中流擊楫”。
阅读:176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