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陳相因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陳陳相因

【成語】:陳陳相因

【拼音】:chén chén xiāng yīn

【解釋】:陳:舊;因:沿襲。原指皇倉之糧逐年增加,陳糧上壓陳糧。後多比喻沿襲老一套,無創造革新。

【出處】:《史記·平準書》:“太倉之粟,陳陳相因,充溢露積於外,至腐敗不可食。”

【示例】:而儒者又疏闊,其言庸迂,~。 ★清·惲敬《上陳笠帆按察書》

【近義詞】:墨守成規、因循守舊、蕭規曹隨

【反義詞】:除舊布新、革故鼎新、推陳出新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比喻毫無創新

【英文】:follow a set routine

【日文】:すべて古いしきたりを踏襲(とうしゅう)して,なんらの改良(かいりょう)も加(くわ)えない

【成語故事】:西漢初年,劉邦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,使得農業生產突飛猛進。漢文帝和漢景帝仍堅持這個既定的國策,因此國庫裏錢幣堆成山,糧庫裏積壓的糧食無數,陳陳相因,倉庫容納不下隻好露天堆放,很多谷子腐爛不能再食用了

(陳陳相因,陳陳相因)

1.謂陳穀逐年增積。

史記·平準書》:“太倉之粟,陳陳相因,充溢露積於外,至腐敗不可食。”

明李贄《世紀總論》:“至於陳陳相因,貫朽粟腐,則自然啟武帝大有為之業矣。”

清昭槤《嘯亭雜錄·朱清張瑄》:“及夫末際,歲運至四百萬之多,使太倉陳陳相因,紅朽不可食。”

2.比喻因襲陳舊,缺乏創新

宋楊萬裏《眉山任公小醜集>序》:“慶曆、元祐諸公,競轡而先路,非近世陳陳相因,累累隨行之作也。”

明張煌言《陳文生<未焚草>序》:“文章一道,獨陳陳相因,毋寧付之祝融之為快也。”

秦牧《長街燈語·劃地為牢與廣闊天地》:“一個模式,‘依法炮製’,陳陳相因,‘似曾於相識’那一套東西,是文藝大忌。”

阅读:1776

●陳陳相因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