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鐍

鐍字的筆畫:20畫;

jué

ㄐㄩㄝˊ

〔《廣韻》古穴切,入屑,見。〕

“穴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有舌的環。古用以佩璲。猶今皮帶上之套環,帶收緊後,以舌納帶孔而固束之。

《後漢書·輿服誌下》:“紫綬以上,縌綬之閒得施玉環鐍雲。”

劉昭註引《通俗文》;“缺環曰鐍。”

2.箱子上安鎖的環狀物。借指鎖。

《莊子·胠篋》:“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,則必攝緘縢,固扃鐍,此世俗之所謂知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王璵傳》:“刺史左震晨至館請事,門鐍不啟。

震怒,破鐍入,取巫斬廷下。”

宋文瑩《玉壺清話》卷二:“溫叟時為中丞,家貧,太宗致五百緡以贈之。拜貺訖,以一櫃貯於禦史府西楹,令來使緘鐍而去。”
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四:“擇親信而任之,加外鐍而錮之,則內應塞矣。”

3.上鎖。

唐張祜《思歸引》:“重重作閨清旦鐍,兩耳深聲長不徹。”

《新唐書·柳公權傳》:“唯研、筆、圖籍,自鐍祕之。”

宋龐元英《談藪·賴省幹》:“後此女次當供祭,沐浴裝飾,寘空室中,鐍其戶而去。”
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一日,鐍戶出,歸失其鑰。”

4.戳傷。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漢書五》:“抱珥皆內向之名,背鐍皆外向之名。背或作倍;鐍字或作譎,又作僪。

《呂氏春秋·明理篇》:‘日有倍僪,有暈珥。’高註曰:‘皆日旁之危氣也。在兩旁反出為倍,在上反出為僪,在上內向為冠,兩旁內向為珥。’《淮南·覽冥篇》曰:‘君臣乖心,則背譎見於天。’然則背鐍同義,特有在旁在上之分耳。

《莊子·天下篇》曰:‘墨者誦《墨經》,而倍譎不同’謂其各守所見,分離乖異也。

如以氣刺日為鐍,失之。”

阅读:981

●鐍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