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兒

簡體兒字的筆畫:2畫;繁體兒字筆畫:8畫。

(兒,兒)

I

ér

ㄦˊ

〔《廣韻》汝移切,平支,日。〕

亦作“兒”。

1.嬰孩。

《老子》:“專氣致柔,能嬰兒。”

《老子》:“若嬰兒未孩。”

唐韓愈《乳母墓銘》:“[乳母李]入韓氏,乳其兒愈。”

唐蘇鶚《蘇氏演義》卷上:“兒者,嬬也。謂嬰兒嬬嬬然,輸輸然,幼弱之象也。”

2.特指男孩。

《倉頡篇》卷下:“男曰兒,女曰嬰。”

唐韓愈《遊西林寺》詩:“中郎有女能傳業,伯道無兒可保家。”

《中國歌謠資料·背時年》:“年來了,是冤家,兒要帽,女要花。”

3.兒女對父母的自稱。

唐韓愈《琴操·履霜操》詩:“父兮兒寒,母兮兒饑。兒罪當笞,逐兒何為?”明高明《琵琶記·南浦囑別》:“兒今去,爹媽休要意懸。”

4.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“兒”者。

《北史·齊安德王延宗傳》:“﹝後主﹞乃以延宗為相國,並州刺史,總山西兵事。謂曰:‘並州阿兄取,兒今去也。’”後主為延宗之堂弟。

5.父母對兒女的稱呼。

元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摺:“哎!我屈死的兒也,則被你痛殺我也。”
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訓女》:“兒啊,爹三分說話你自心模,難道八字梳頭做目呼。”

6.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。

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五·木蘭詩》:“木蘭不用尚書郎,願馳千裏足,送兒還故鄉。”

唐張鷟《遊仙窟》:“十娘曰:‘兒近來患嗽,聲音不徹。’”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香雲》:“賢妹之言是也,公子風韻都美,兒亦慕悅久矣。”

7.對年少男子的稱呼。

唐薛逢《醉春風》詩:“歌兒舞女亦隨後,暫醉始知天地長。”

唐歸仁《牡丹》詩:“除卻解禪心不動,算應狂殺五陵兒。”

8.對情人的昵稱。猶言心肝。
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二八回:“西門慶道:‘我的兒,你到明日做一雙兒穿在腳上。你不知我達達一心隻喜歡穿紅鞋兒,看著心裏愛。’”

9.輕蔑之詞,猶言小子。

《史記·袁盎晁錯列傳》:“絳侯望袁盎曰:‘吾與而兄善,今兒廷毀我!’”

《後漢書·袁紹傳》:“袁本初坐作聲價,好養死士,不知此兒終欲何作。”

唐韓愈《調張籍》詩:“不知群兒愚,那用故謗傷。”

清吳偉業《哭誌衍》詩:“高譚群兒驚,健筆小儒怍。”

10.人。

唐修睦《題田道者院》詩:“入門空寂寂,真箇出家兒。”
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六:“晉語兒、人二字通用。

《世說》載桓溫行經王大將軍墓,望之曰:‘可兒,可兒。’蓋謂‘可人’為‘可兒’也。”

清和邦額《夜譚隨錄·邱生》:“生亦笑曰:‘真可兒也!敢問芳名?’”

11.雄性。

唐鄭棨《開天傳信記》:“又有婦人投狀爭貓兒,狀雲:若是兒貓,即是兒貓;若不是兒貓,即不是兒貓。”句中一、三“兒貓”言雄貓;二、四“兒貓”言婦人之貓。

《清史稿·兵誌十二》:“凡馬牡曰兒,牝曰騍。”

12.詞尾。名詞詞尾。

南朝梁沈約《領邊繡》詩:“縈絲飛鳳子,結縷坐花兒。”

唐杜甫《水檻遣心》詩之一:“細雨魚兒出,微風燕子斜。”

元趙禹圭《風入松·憶舊》曲:“眼兒裏見了心兒裏戀,口兒裏不敢胡言。”

清秋瑾《敬告姊妹們》:“花兒、朵兒、紮的、鑲的,戴著;綢兒、緞兒、滾的、盤的,穿著。”

13.詞尾。動詞詞尾。

《西遊記》第三十回:“那豬八戒不大老實,他走走兒,罵幾聲。”

14.詞尾。形容詞詞尾。

《西遊記》第十九回:“貧僧是胎裏素,自幼兒不吃葷。”

茅盾《子夜》十五:“葆生,不要急!有話慢慢兒講,大家商量!”

15.詞尾。量詞詞尾。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四:“碧天涯幾縷兒殘霞,漸聽得璫璫地昏鐘兒打。”

周恩來《一年來的談判及前途》:“因為凡是民主的地方,就沒有獨裁者的份兒。”

II

ㄋ〡ˊ

〔《廣韻》五稽切,平齊,疑。〕

1.“齯”的古字。參見“齯齒”。

2.姓。

漢有兒寬。見《漢書》本傳。

阅读:879

●兒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