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所終
【成語】:不知所終
【拼音】:bù zhī suǒ zhōng
【出處】: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日夜無隙,而不知其所終。”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遂乘扁舟,以浮於五湖,莫知其所終極。”
【示例】:余幼在湖口,有一僧持顯者書,周行各郡縣……後~。 ★清·采蘅子《蟲鳴漫錄》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;表示不知道結局或下落
【英文】:do not know where somebody went
【成語故事】:東漢時期,河南窮困讀書人向長對《老子》和《易經》很有研究,鄉下人認為他很有學問。朝廷派人請他去京城做官,他婉言謝絕。鄉親們都認為他是學問太深變得越來越糊塗。後來他約幾個老朋友去泰山、衡山等地,幾年之後他不知所終
(不知所終,不知所終)
不知道結局和下落。語本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﹝範蠡﹞遂乘輕舟,以浮於五湖,莫知其所終極。”
宋洪邁《夷堅甲誌·崔祖武》:“後歸鄉裏,不知其所終。”
範文瀾蔡美彪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:“八四八年,回紇餘眾不滿五百人,依附室韋,受張仲武壓迫,遏撚可汗率妻子九人逃走,不知所終。”
阅读:157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