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光

ok8.org > 詞典 > 靈光

(靈光,靈光)

1.神異的光輝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宣漢》:“五鳳三年,帝祭南郊,神光並見,或興於谷,燭耀齋宮,十有餘刻。明年祭後土,靈光復至,至如南郊之時。”

宋蘇軾《賜五臺山十寺僧正省奇等獎喻敕書》:“敕:異景靈光,久聞示化。寶祠淨供,爰膺誕彌。”

明屠隆《綵毫記·仙官列奏》:“靈光現真人,形氣參幻化。”

蕭乾《一本褪色的相冊》十:“這樣,她就從一個不受歡迎的窮親戚,變為通身閃著靈光的活菩薩了。”

2.比喻帝王或聖賢的德澤。

《逸周書·皇門》:“王用奄有四鄰遠士,丕承萬子孫,用末被先王之靈光。”

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五帝神聖……德澤滿天下,靈光施四海。”

宋蘇軾《賀德音表》之一:“靈光下燭,慶新宮之落成;霈澤旁流,洗庶獄之多罪。”

清侯方域《擬上遣官祭先師孔子闕裏群臣謝表》:“豈魂應眷此,靈光自在人間。”

3.佛道指人的良善的本性。謂在萬念俱寂的時候,良善的本性會發出光耀。

唐呂巖《水龍吟》詞:“分明認得,靈光真趣,本來面目。此箇幽微理,莫容易等閑分付。”

明寓山居士《魚兒佛》第三齣:“我佛門以慈悲為本,可惜他這一點靈光,都是成佛作祖的基址。”

4.漢代魯靈光殿的簡稱。

《藝文類聚》卷六四引南朝梁元帝《謝敕賜第啟》:“未如靈光輪奐,睢陽爽塏。”

唐王勃《乾元殿頌》:“靈光末造,不窺九室之榮;景福宏規,猶擁三方之亹。”

明夏完淳《大哀賦》:“赤社隳而青茅廢,靈光穨而茂苑傾。”

5.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。

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賦》:“死生契闊,不可問天。況復零落將盡,靈光巋然。”

倪璠註:“喻知交將盡,惟己獨存,若魯靈光矣。”

宋範成大《石湖中秋二十韻》:“獨歎靈光在,能追汗漫遊。”

清薛福成《庸盦筆記·幽怪一·魁星為學徒換心》:“歸而享林下之福,一時風流文采,巋然為江左靈光。”參見“靈光殿”。

6.漢王延壽所作《魯靈光殿賦》的略稱。

晉皇甫謐《三都賦》序:“馬融《廣成》,王生《靈光》,初極宏侈之辭,終以約簡之制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子雲《甘泉》,構深偉之風;延壽《靈光》,含飛動之勢。”

宋蘇軾《贈王覯》詩:“莫怪圍碁忘瓜葛,已能作賦繼《靈光》。”

7.方言。好;效果佳。

《小說選刊》1981年第7期:“這時,老人才發現,他自己的耳朵竟然和正常人一樣靈光。”如:這架半導體蠻靈光,用不著修了。

阅读:1994

●靈光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