畔岸
1.放縱任性。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,放散畔岸驤以孱顏。”
顏師古註:“畔岸,自縱之貌也。”
2.邊際。
唐韓愈《上襄陽於相公書》:“閤下負超卓之奇材,蓄雄健之俊德,渾然天成,無有畔岸。”
宋蘇軾《荀卿論》:“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遠也,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。”
清惲敬《讀<孟子>二》:“孟子皆以仁義言之,言良知良能亦然,則言實矣,豈如後儒之無畔岸哉!”
3.範圍,限制。
清曾國藩《孫芝房侍講<芻論>序》:“嘗欲集鹽漕賦稅國用之經,別書一編,傅於秦書之次,非徒廣己於不可畔岸之域,先聖製禮之體之無所不賅,固如是也。”
黎庶昌《<續古文辭類纂>序》:“曾氏之學,蓋出於桐城,固知其與姚先生之旨合,而非廣己於不可畔岸也。”
阅读:105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