斛
斛字的筆畫:11畫;
hú
ㄏㄨˊ
〔《廣韻》胡谷切,入屋,匣。〕
1.量器。
《莊子·胠篋》:“為之鬥斛以量之,則並與鬥斛而竊之。”
《韓非子·二柄》:“故田常上請爵祿而行之群臣,下大鬥斛而施於百姓。”
漢莊忌《哀時命》:“世並舉而好朋兮,壹鬥斛而相量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蓍龜神物,而居博弈之中;衡斛嘉量,而在臼杵之末。”
2.指斛形盆缽。
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五:“歸登尚書每浴,皆屏左右,自於浴斛中坐移時。”
宋辛棄疾《添字浣溪沙·用前韻謝傅巖叟瑞香之惠》詞:“赤腳未安芳斛穩,蛾眉早把橘枝來。”
3.量詞。多用於量糧食。古代一斛為十鬥,南宋末年改為五鬥。
《儀禮·聘禮》:“十鬥曰斛。”
《三國誌·魏誌·武帝紀》:“是歲穀一斛五十餘萬錢,人相食,乃罷吏兵新募者。”
宋柳永《合歡帶》詞:“莫道千金酬一笑,便明珠萬斛須邀。”
4.量詞。古時弓力的計算單位。
《南史·齊魚復侯子響傳》:“子響勇力絕人,開弓四斛力。”
唐杜甫《虎牙行》:“楚老長嗟憶炎瘴,三尺角弓兩斛力。”
5.比喻物之小。參見“斛舟”。
6.量。
明徐渭《漁陽弄》:“你害生靈呵,有百萬來的還添上七八;殺公卿呵,那裏查借廒倉的大鬥來斛芝麻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六回:“小人就是這裏莊農人家,替人家做著幾塊田,收些稻,都被田主斛的去了。”
7.見“斛觫”。
8.姓。
北齊有斛子慎。見《北史·恩幸傳》。
阅读:159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