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猘

猘字的筆畫:11畫;

zhì

ㄓˋ

〔《廣韻》居例切,去祭,見。〕

〔《集韻》征例切,去祭,章。〕

1.謂狗瘋狂。參見“猘犬”、“猘狗”。

2.狂犬、猛犬。比喻狂暴之徒。

唐韓愈《祭馬僕射文》:“惟東有猘,惟西有虺。顛覆朋鄰,我餘有幾!”

《舊唐書·褚遂良傳贊》:“褚公之言,和樂愔愔……二猘雙吠,三賢一心。”

清錢謙益《鶴林法師塔銘》:“盲禪魔民,橫奔狂猘,讀吾之銘,其亦思褰裳而揭厲也耶?”

3.兇猛貌。

宋周去非《嶺外代答·禽獸·蠻犬》:“蠻犬如獵狗,警而猘……盜莫敢近。”

元郝經《青州山行》詩:“初從霸國後,往往逞兇猘。”

清遯廬《童子軍·戰耗》:“經過一番慘劫,眼見那居民呵,駭驕兵,驚猘寇,夜夜難安刁鬥。”參見“猘兒”。

4.指猖狂作亂。

唐韓愈《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銘》:“在貞元世,汴兵五猘,將得其人,眾乃一愒。”

《新唐書·李晟傳贊》:“晟之屯東渭橋也,朱泚盜京師,李懷光反鹹陽……李納猘河南。”

阅读:1330

●猘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