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汗不敢出
【成語】:汗不敢出
【拼音】:hàn bù gǎn chū
【解釋】: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。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。
【出處】: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戰戰栗栗,汗不敢出。”
【示例】:在中國,從道士聽說道,從批評家聽談文,都令人毛孔痙攣,~。 ★魯迅《文學與出汗》
【近義詞】: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狀語;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
【成語故事】:鐘繇的兩個兒子鐘毓、鐘會少年時就有名氣,魏文帝聽說後就下令接見。文帝見鐘毓臉上有汗問為什麽?鐘毓回答:“戰戰惶惶,汗出如漿。”文帝問鐘會為什麽不出汗,鐘會回答道:“戰戰栗栗,汗不敢出。” 文帝深為喜愛
阅读:1826
●汗不敢出(简体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