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迾

迾字的筆畫:9畫;

liè

ㄌ〡ㄝˋ

〔《廣韻》良薛切,入薛,來。〕

1.遮遏;攔阻。多指車駕出行列隊以警戒。

《後漢書·輿服誌上》:“諸侯王法駕,官屬傅相以下,皆備鹵簿,似京都官騎,張弓帶鞬,遮迾出入稱促。”

《文選·顏延之〈赭白馬賦〉》:“進迫遮迾,卻屬輦輅。”

李善註引服虔《通俗文》:“天子出,虎賁伺非常,謂之遮迾。”

《新唐書·韓愈傳》:“昔先王既有天下,迾山澤,罔繩擉刃,以除蟲蛇惡物為民害者,驅而出之四海之外。”

2.引申為禁止。

章炳麟《訄書·官統下》:“故除吏者無避本省,亦無迾遠。”

3.通“列”。排列。

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徽車輕武,鴻絧緁獵,殷殷軫軫,被陵緣阪,窮冥極遠者,相與迾虖高原之上。”

《陳書·高祖紀上》:“冀馬迾於淮南,胡笳動於徐北。”

4.指行列。

南朝梁陸雲公《釋奠應令詩》:“蘋藻登薦,巾冕成迾。”

《藝文類聚》卷七引南朝梁元帝《玄圃牛渚磯碑》:“丹鳳為群,紫柱成迾。”

阅读:1375

●迾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