飯食
(飯食,飯食)
I
1.吃飯。
《禮記·射義》:“故男子生,桑弧,蓬矢六,以射四方。天地四方者,男子之所有事也。故必先有誌於其所有事,然後敢用穀也,飯食之謂也。”
孫希旦集解:“人莫不飯食,其初生也,先射天地四方,而後飯食,以示為人者必能治天地四方之事,而後可以飯食也。”
《漢書·朱買臣傳》:“常從會稽守邸者寄居飯食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八回:“思量要到東山去尋蕭昊軒,又恐怕尋不著,耽擱了父親的飯食。”
2.飲食,指飯量。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三:“看看飯食減少,生出病來,沈眠枕席,半載而亡。”
II
1.煮熟的穀類食物。
漢賈誼《新書·匈奴》:“每一關,屠沽者,賣飯食者,羹臛炙膹者,每物各一二百人。”
元無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摺:“連衣服也沒的半片,飯食也沒的半碗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九四回:“不料賴大便吩咐了看園的婆子並小廝看守,惟給了些飯食。”
楊朔《征塵》:“但我自己叫了一碗燴饃,這是種含有十足的西北風味的飯食。”
2.飯和菜。
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十回:“你如今在那裏居住?每日飯食誰人整理?”
《水滸傳》第三九回:“每日飯食,我自分付在李逵身上,委著他安排送來,不教有缺。”
3.借指工作,活計。
李廣田《老渡船》:“這位裁縫是很少在家過日子的,他有這麽一份手藝,使他能各地找住處,尋飯食。”
阅读:125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