擢
擢字的筆畫:17畫;
zhuó
ㄓㄨㄛˊ
〔《廣韻》直角切,入覺,澄。〕
1.拔取;抽出。
《莊子·駢拇》:“枝於仁者,擢德塞(搴)性以收名聲。”
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曰:“擢,拔也。”
漢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夫十圍之木,始生而櫱,足可以搔而絕,手可擢而抓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吳失》:“鴛鳳卷六翮於叢林,鷁首滯潢汙而不擢矣。”
唐韓愈《貞曜先生墓誌銘》:“鉤章棘句,掐擢胃腎。”
宋蘇軾《惠州李氏潛珍閣銘》:“蔚鵝城之南麓,擢仙李之芳根。”
2.引。
《說文·手部》:“擢,引也。”
段玉裁註:“毛傳曰:‘楫,所以擢舟也。’擢舟,謂引舟也。”
漢王符《潛夫論·本訓》:“車上禦馳馬,蓬中擢舟船。”
明劉基《如夢令·題畫》詞:“風起,風起,擢入白蘋花裏。”
3.舉拔;提升。
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:“先王過舉,擢之乎賓客之中,而立之乎群臣之上。”
《史記·韓信盧綰列傳》:“陛下擢僕起閭巷,南面稱孤,此僕之幸也。”
清嚴有禧《漱華隨筆·明末加派》:“懷宗悅其說,遂擢第一,入詞垣。”
4.出;聳出。
《古詩十九首·迢迢牽牛星》:“纖纖擢素手,劄劄弄機杼。”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徑百常而莖擢。”
薛綜註:“擢,獨出貌也。”
唐韓愈《祭河南張員外文》:“雲壁潭潭,穹林攸擢。”
宋賀鑄《宿寶泉山慧日寺》詩:“華燈耿翠箔,瑤花擢春叢。”
5.撤去。
《禮記·少儀》:“不角,不擢馬。”
鄭玄註:“擢,去也,謂徹也。”
6.賺取。
明徐霖《繡襦記·套促纏頭》:“不織不耕為活計,擢風擢月作生涯。”
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在禮部前見與人寫扇兒擢錢,他也去寫,不弱於人。”
7.戳;捅。
《水滸傳》第三八回:“那人便望肋下擢得幾拳,李逵那裏著在意裏。”
《警世通言·萬秀娘仇報山亭兒》:“則見黑地裏把一條筆頭鎗看得清,喝聲道:‘著!’向尹宗前心便擢將來。”
8.掉,搖擺。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揵鰭擢尾,振鱗奮翼。”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作“掉”。
顏師古註:“掉,撥也。”
9.通“嬥”。參見“擢歌”。
阅读:156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