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疵

疵字的筆畫:11畫;

〔《廣韻》疾移切,平支,從。〕

“訾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小病。

《素問·本病論》:“民病溫疫,疵發風生。”

2.引申為過失,缺點。
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悔吝者,言乎其小疵也。”

《漢書·平帝紀》:“令士厲精鄉進,不以小疵妨大材。”

顏師古註:“疵,病也。”

宋葉適《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誌銘》:“勵我清苦誌,絕彼驕吝疵。”

清蔣士銓《鳴機夜課圖記》:“﹝先外祖父﹞酒酣,輒大聲吟所作詩,令吾母指其疵。”

葉聖陶《倪煥之》十三:“從那尋瘢索疵的舍監太太手裏,毫無顧忌地收領男子手寫的信。”

3.挑剔,非議。

《荀子·不茍》:“正義直指,舉人之過惡,非毀疵也。”

楊倞註:“疵,病也。或曰讀為訾。”

《漢書·陳湯傳》:“論大功者不錄小過,舉大美者不疵細瑕。”

唐韓愈《唐故相權公墓碑》:“無黨無讎,舉世莫疵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林四娘》:“又每與公評騭詩詞,瑕輒疵之。”

曹亞伯《武昌革命真史·陳天華投海》:“乃進觀吾國同學者,有為之士固多,可疵可指之事亦不少。”

4.禍害;損害。

唐韓愈《汴州東西水門記》:“時維隴西公受命作藩,爰自洛京單車來臨,遂拯其危,遂去其疵。弗肅弗厲,薰為大和。”

5.猶昏亂。

唐韓愈《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》:“出從於人,既相諧熙,又暴以夭,神何所疵!”元楊顯之《瀟湘雨》第二摺:“山勢參差,走的我口乾舌苦,眼暈頭疵。”

6.母斑,黑斑。

《晉書·後妃傳上·惠賈皇後》:“見一婦人,年可三十五、六,短形青黑色,眉後有疵。”

余巖《古代疾病名候疏義·爾雅病疏》:“巖按《廣韻·五支》:‘疵,黑病。’……蓋即今之母斑(naevi)也。”

阅读:1429

●疵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