瞭
瞭字的筆畫:17畫;
I
li·o
ㄌ〡ㄠˇ
〔《廣韻》盧鳥切,上篠,來。〕
〔《廣韻》落蕭切,平蕭,來。〕
亦作“了”。
1.眼珠明亮。
《周禮·春官·序官》:“視瞭三百人。”
鄭玄註:“瞭,目明者。”
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胸中正,則眸子瞭焉;胸中不正,則眸子眊焉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知音》:“目瞭則形無不分,心敏則理無不達。”
2.明白;清晰。
漢王充《論衡·自紀》:“文必麗以好,言必辯以巧。言瞭於耳,則事味於心。”參見“瞭然”、“瞭若指掌”。
3.鷂的別名。
《禽經》:“瞭曰鷂。”
張華註:“能遠視也。”
II
liào
ㄌ〡ㄠˋ
亦作“了”。
1.遠望。
清黃遵憲《東溝行》:“我軍瞭敵遽飛砲,一彈轟雷百人掃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九四:“我去,您站在遠處瞭著點兒。萬一我被他們逮了去,您就帶個信兒給瑞宣。”
楊朔《三千裏江山》第十七段:“武震急了,伸著脖子一瞭,隻見炮手們都在炮位上,像局外人似的,根本沒有開炮的模樣。”
柳青《銅墻鐵壁》第十五章:“虎我叔走了,你老人家在北山上給我們瞭一瞭哨吧!”
2.看;斜視。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九:“他不敢挺直了脖子,而半低著頭,用眼偷偷的瞭著那些人。”
阅读:103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