惱羞成怒
【成語】:惱羞成怒
【拼音】:nǎo xiū chéng nù
【出處】: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六回:“那撫臺見是如此,知道王協臺有心瞧他不起,一時惱羞成怒。”
【示例】:那排長~,拿著槍頭的刺刀,向哥哥的手臂上紮了一下。 ★冰心《去國·斯人獨憔悴》
【近義詞】:義憤填膺、惱羞變怒
【反義詞】:心平氣和
【歇後語】:曹操殺吉平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發怒
【英文】:be ashamed into anger
【日文】:恥(はず)かしさのあまり怒り出す
【法文】:s'emporter sous le coup de l'humiliation
【德文】::aus Scham in Wut geraten
(惱羞成怒,惱羞成怒)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六回:“﹝王協臺﹞射完之後,照例上來屈膝報名,那撫臺見是如此,知道王協臺有心瞧他不起,一時惱羞成怒。”
冰心《去國·斯人獨憔悴》:“那排長惱羞成怒,拿著槍頭的刺刀,向哥哥的手臂上紮了一下。”亦作“惱羞變怒”。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十回:“冒得官見他如此的說法,不禁惱羞變怒,喝令左右:‘替我趕他出去!’”
阅读:171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