龜背
(龜背,龜背)
1.龜的背部。亦形容物體中部隆起之狀。
漢楊修《孔雀賦》:“首戴冠以飭貌,爰龜背而鸞頸。”
宋蘇軾《萬山》詩:“回頭望西北,隱隱龜背起。”
《元史·祭祀誌三·宗廟上》:“祏室,每室紅錦厚褥一,紫錦薄褥一,黃羅複帳一,龜背紅簾一,緣以黃羅帶飾。”
明劉若愚《酌中誌·大內規制紀略》:“﹝忠義﹞室三間,黃琉璃瓦,綠琉璃龜背腰牆。”
2.一種形似龜背的六角形裝飾花紋。
3.佝僂病。因患者背脊隆起,故名。也叫駝背。
《孔叢子·嘉言》:“吾觀孔仲尼有聖人之表,河目而隆顙,黃帝之形貌也;脩肱而龜背,長九尺有六寸,成湯之容體也。”
《醫宗金鑒·雜證·龜背》:“龜背坐早被風吹,傴僂背高狀如龜。”
郭沫若《高漸離》第二幕:“李斯說他的樣子太怪,龜背,缺牙巴,耳朵又聾,一看就有些怪氣,並沒有什麽仙氣。”
4.菜肴名。
宋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·會仙酒樓》:“若別要下酒,即使人外買軟羊、龜背、大小骨、諸色包子、玉板鮓、生削巴子、瓜薑之類。”
5.傢具名。指一種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橫板。
清施鴻保《閩雜記》:“俗於壁上加橫板,安置食物,吾鄉稱為龜背,建邵等處亦同。”
阅读:106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