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噉

噉字的筆畫:14畫;

I

dàn

ㄉㄢˋ

〔《廣韻》徒敢切,上敢,定。〕

1.食,吃。

漢荀悅《漢紀·平帝紀》:“莽之為人……或雲所謂鴟目虎喙豺聲也,故能噉人,亦為人所噉。”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風操》:“江寧姚子篤,母以燒死,終身不忍噉炙。”

盧文弨補註:“噉……與啗、啖並同,食也。”

《水滸傳》第一○二回:“王慶將紙包遞來道:‘先生莫嫌輕褻,將來買涼瓜噉。’”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一:“村裏一班賴皮子替他編了一些話,說是:‘外頭當模範,屋裏沒飯噉。’”

2.引誘,利誘。

《明史·邵捷春傳》:“嗣昌欲厚集兵力專守夔,棄寧昌噉賊,官軍環攻之。”

清王應奎《柳南隨筆》卷四:“某氏子乃以白金噉之,得書,果關節也。”

3.姓。

前秦有噉鐵。見《廣韻·上敢》。

II

h·n

ㄏㄢˇ

喊;呼叫。
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卷四:“風雨失其柩。夜聞荊山有數千人噉聲,鄉民往視之,則棺已成冢。”

宋蘇軾《奏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狀》:“其逐人卻將專典拑撮,及與攬納人等數百人,對監官高聲叫噉,奔走前去。”

《秦併六國平話》卷上:“王賁領兵一萬,出城來到十裏荒郊之地下寨,大噉數聲。”

阅读:1345

●噉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