篹
篹字的筆畫:17畫;
I
su·n
ㄙㄨㄢˇ
〔《廣韻》蘇管切,上緩,心。〕
祭器名。
《禮記·明堂位》:“薦用玉豆雕篹。”
鄭玄註:“篹,籩屬也。”
孔穎達疏:“以竹為之,形似筥,亦薦時用也。”
《禮記·喪大記》:“食粥於盛不盥,食於篹者盥。”
鄭玄註:“篹,竹筥也。”
II
zu·n
ㄗㄨㄢˇ
〔《集韻》祖管切,上緩,精。〕
同“纂”。
編輯。
《漢書·藝文誌》:“故《書》之所起遠矣,至孔子篹焉。”參見“篹輯”。
III
zhuàn
ㄓㄨㄢˋ
〔《集韻》雛免切,上獮,崇。〕
1.同“撰”。撰述。
《漢書·藝文誌》:“夫子既卒,門人相與輯而論篹,故謂之《論語》。”
2.通“饌”。供設飲食。
《漢書·元後傳》:“墮壞孝元廟,更為文母太後起廟,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為文母篹食堂。”
顏師古註引晉灼曰:“篹,具也。”
阅读:101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