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戢

戢字的筆畫:12畫;

ㄐ〡ˊ

〔《廣韻》阻立切,入緝,莊。〕

1.收藏兵器。

《詩·周頌·時邁》:“載戢幹戈,載櫜弓矢。”

毛傳:“戢,聚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下》:“退功臣而進文吏,戢弓矢而散牛馬。”

2.引申指停止戰爭。

《三國誌·蜀誌·諸葛亮傳》:“是以用兵不戢,屢耀其武。”

晉袁宏《後漢紀·桓帝紀下》:“當今兵戈未戢,是陛下焦心坐而待旦之時也。”

《舊唐書·代宗紀》:“軍役屢興,幹戈未戢,茫茫士庶,斃於鋒鏑。”

3.收斂;止息。

《詩·小雅·鴛鴦》:“鴛鴦在梁,戢其左翼。”

鄭玄箋:“戢,歛也。”

《陳書·虞寄傳》:“願將軍少戢雷霆。”

唐柳宗元《遊南亭夜還敘誌七十韻》:“趣淺戢長枻,乘深屏輕篙。”

宋文瑩《玉壺清話》卷一:“﹝曹彬﹞為番帥,中途遇朝紳,必引車為避,過市戢傳呼。”

清陳夢雷《寄答李厚庵百韻》:“貪風茍不戢,無以掃攙槍。”

4.約束。

《北史·隋紀上·文帝》:“兵可立威,不可不戢;刑可助化,不可專行。”

唐高彥休《唐闕史·薛氏子為左道所誤》:“二子敬依此教,嚴戢輿皁,無得妄行。”

元辛文房《唐才子傳·李頻》:“賑飢民,戢豪右,於是京畿多賴。”

清王應奎《柳南隨筆》卷二:“嚴戢家人,不許漁食鄉裏。”

5.藏匿;懷藏。

漢蘇武《報李陵書》:“身幽於無人之處,跡戢於胡塞之地。”

《資治通鑒·晉湣帝建興元年》:“朕愧戢於心,何敢忘之!”

6.通“輯”。安輯;和睦。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引《詩》:“於橐於囊,思戢用光。”今《詩·大雅·公劉》作“思輯用光”。

毛傳:“言民與和睦以顯於時也。”參見“戢和”。

7.姓。

春秋時楚國有戢黎。見《國語·楚語上》。又明有戢和。見《姓苑》。

阅读:1510

●戢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