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歸
(依歸,依歸)
1.依托;依靠。
《書·金縢》:“嗚呼!無墜天之降寶命,我先王亦永有依歸。”
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維宗室列侯為王莽所廢,先靈無所依歸,朕甚湣之。”
宋曾鞏《越州趙公救災記》:“天子東向憂勞,州縣推布上恩,人人盡其力。公所拊循,民尤以為得其依歸。”徐特立《我和黨有歷史上不可分離的關係》:“馬日事變時,左派渙散,沒有組織,在政治上失其依歸。”
2.尊奉;遵循。
唐李翺《謝楊郎中書》:“竊惟當茲之士,立行光明,可以為後生之所依歸者,不過十人焉。”
明馬中錫《罪言》:“太公竭力依歸以樹勳名,伯夷則極口唾斥以豁憤恨,是何大異也!”蕭乾《一本褪色的相冊》:“萬眾青年所依歸的魯迅先生,竟於十月十九日的黎明……棄我們而溘然長逝了。”
3.目的;宗旨。
孫中山《制定建國大綱宣言》:“《建國大綱》者,以掃除障礙為開始,以完成建設為依歸。”
鄒韜奮《抗戰以來·開場白》:“記者執筆寫本文時,遇有所檢討或批評……以有益於國家民族為依歸,決無意攻訐任何方面或任何個人。”
阅读:135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