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落
1.漂泊外地,窮困失意。
唐錢起《秋夜作》詩:“流落四海間,辛勤百年半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兩縣令競義婚孤女》:“潘華流落他鄉,不知下落。”
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一幕:“我們是興平二年一同流落到這裏來的,在這裏同住了十二年了。”
2.流失在外。
宋張世南《遊宦紀聞》卷六:“二硯今亦流落,不知所在,良可嘆惜。”
孫犁《秀露集·耕堂讀書記(三)》:“命令兩江總督、江蘇浙江巡撫,向各書賈客書船,探索各大藏書家書籍流落何方。”
3.猶淪落。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六:“妻子訴道:‘丈夫薄倖,寵娼棄妻,若留女兒與他,日後也要流落為娼了。’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十七回:“又想到自己好好一個良家女子,怎樣流落得這等下賤形狀,倒不如死了的乾淨。”
4.衰落。
宋蘇軾《司馬溫公行狀》:“今乃母子離析,家事流落。”
衛種《<二十世紀之支那>初言》:“昔西班牙民族,嘗雄飛於世界,其後不競,美西之戰,遂蒙失敗,論者究其教育衰穨,故國勢流落。”
5.猶留落。際遇不好,無所遇合。
唐劉長卿《送李中丞之襄州》詩:“流落征南將,曾驅十萬師。”
宋沈作哲《寓簡》卷六:“﹝鄭顧道﹞在館閣,十年不遷,人皆歎其流落,而顧道晏然無求進之意。”
清劉獻廷《廣陽雜記》卷四:“下石鍾山有閣……遊覽之地,於斯為最,乃其地為公所,荒蕪不治,北牖下有槽櫪,馬矢堆積,令人歎絕,此與才士流落不偶者何異。”
阅读:121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