饌
簡體饌字的筆畫:15畫;繁體饌字筆畫:20畫。
(饌,饌)
I
zhuàn
ㄓㄨㄢˋ
〔《廣韻》士戀切,去線,崇。〕
〔《廣韻》雛鯇切,上潸,崇。〕
1.陳設或準備食物。
《儀禮·聘禮》:“饌於東方。”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雜說》:“六日饌治五穀磨具,七日遂作麯。”
唐杜甫《病後遇王倚飲贈歌》:“遣人向市賒香粳,喚婦出房親自饌。”
2.吃喝;給吃喝。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有酒食,先生饌。”
朱熹集註:“饌,飲食之也。”
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迦畢試國》:“龍王以天甘羅飯阿羅漢,以人間味饌沙彌。阿羅漢飯食已訖,便為龍王說諸法要。”
清鄭珍《江邊老叟》詩:“路旁偶憩憶當時,主人饌我不受資。”
3.食物;菜肴。
《論語·鄉黨》:“有盛饌,必變色而作。”
唐韓愈《故太學博士李君墓誌銘》:“一筵之饌,禁忌,十常不食二三。”
葉聖陶《北上日記·一月十九日》:“仲持夫人自治饌。”
II
xu·n
ㄒㄩㄢˇ
通“鍰”。
古重量單位。一饌等於六兩。
《尚書大傳》卷四:“夏後氏不殺不刑,死罪罰二千饌。
禹之君民也,罰弗及強而天下治。一饌六兩。”
清戴震《辨〈尚書·考工記〉鍰鋝二字》:“《呂刑》之‘鍰’當為‘鋝’,故《史記》作‘率’,《漢書》作‘選’,伏生《大傳》作‘饌’。”
阅读:151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