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以稀為貴
【成語】:物以稀為貴
【拼音】:wù yǐ xī wéi guì
【解釋】:事物因稀少而覺得珍貴。
【出處】: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然物以少者為貴,多者為賤。”
【示例】:~,情因老更慈。 ★唐·白居易《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》詩
【近義詞】:物以希為貴、物稀為貴
【反義詞】:屢見不鮮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指物品因稀少而珍貴
【德文】:Was selten ist,ist teuer.
(物以稀為貴,物以稀為貴)
物品因稀少而珍貴。
唐白居易《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》詩:“物以稀為貴,情因老更慈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十三回:“我說一句傻話:既是沒才的這們少,俗語說的好,‘物以稀為貴’,豈不是沒才的倒成了寶貝了嗎?”亦作“物稀為貴”、“物以希為貴”。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一:“蓋物稀為貴,理應然也。”
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,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,倒掛在水果店頭,尊為膠菜。”
阿英《敵後日記摘抄·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九日》:“今雖齷齪塘水,以巨金亦不可得,直物稀為貴也。”
阅读:193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