洎
洎字的筆畫:9畫;
jì
ㄐ〡ˋ
〔《廣韻》幾利切, 去至, 見。 〕
〔《廣韻》其冀切, 去至, 群。 〕
1.添水於鍋中。
《周禮·秋官·士師》: “祀五帝, 則沃屍;及王盥, 洎鑊水。”
鄭玄註: “洎, 謂增其沃汁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應言》: “市丘之鼎以烹雞, 多洎之則淡而不可食, 少洎之則焦而不熟。”
《史記·封禪書》: “其牛色白, 鹿居其中, 彘在鹿中, 水而洎之。”
裴駰集解引徐廣曰: “灌水於釜中曰洎, 音冀。”
2.湯汁。
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八年》: “禦者知之, 則去其肉而以其洎饋。”
孔穎達疏: “洎者, 添釜之名, 添水以為肉汁, 遂名肉汁為洎。”
宋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卷八: “唐姚相名洎, 善談吐, 仍多辯捷,表兄弟崔沂侍郎戲之曰: ‘洎訓肉汁, 胡為名?’”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黟縣山水記》: “縣南有山石出泉, 肥如煮肉洎, 如石凝膏, 謂之石漆。”
3.浸潤。
《管子·水地》: “越之水, 濁重而洎。”
尹知章註: “洎, 浸也。”
唐張九齡《奉和聖制喜雨》: “陰冥倏忽, 沛澤鹹洎。”
4.至, 到。
《莊子·寓言》: “吾及親仕, 三釜而心樂;後仕, 三千鍾而不洎, 吾心悲。”
郭象註: “洎, 及也。”
唐柳宗元《終南山祠堂碑》: “夏洎秋不雨, 穡人焦勞, 嘉穀用虞。”
況周頤《蕙風詞話》卷一: “洎吾詞成, 則於頃者之一念若相屬若不相屬也。”
5.自, 自從。
唐康駢《劇談錄·鳳翔府舉兵討賊》: “﹝相國﹞洎日午達於明旦, 口喑尚未能語。”
《清史稿·選舉誌二》: “洎海軍成立、新軍改建, 此類學堂,南洋及各省增設日盛, 不具述。”
嚴復《原強》: “洎源遠流分, 遂闊絕相懸, 不可復一。”
6.通“暨”。 和, 與。
《書·無逸》: “其在高宗, 時舊勞於外, 爰洎小人。”洎, 一本作“暨”。
《續資治通鑒·元成宗大德三年》: “浙江鹽官州海塘崩, 都省遣禮部郎中遊中順洎本省官相視。”
嚴復《論教育書》: “吾聞京師洎二十餘行省, 一學堂之成, 費需萬金者, 動以十數。”
阅读:143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