闕如

ok8.org > 詞典 > 闕如

(闕如,闕如)

1.存疑不言;空缺不書。

《論語·子路》:“君子於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”

何晏集解引包鹹曰:“君子於其所不知,當闕而勿據。”

唐李德裕《掌書記廳壁記》:“間者,吳少微、富嘉謨、王翰、孫逖鹹有制作,存於是邦。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”

郭沫若《今昔集·論古代社會》:“所缺的冬官,由於古有《考工記》一書,無法做假,所以付之闕如。”

2.缺少;沒有。

三國魏嵇康《明膽論》:“夫元氣陶鑠,眾生稟焉。賦受有多少,故才性有昏明。唯至人特鍾純美,兼周外內,無不必備。降此已往,蓋闕如也。”

唐劉知幾《史通·二體》:“自唐虞以下迄於周,是為古文《尚書》,然世猶淳質,文從簡略,求諸備體,固以闕如。”

清顧炎武《與周籀書書》:“雹散蓬飄,忽焉二紀,東西南北,音信闕如。”徐特立《衛生展覽會的重要意義》:“但中醫的處方特別少,中國舊有衛生材料和方法均沒有,生理和解剖學也是闕如。”

阅读:3369

●闕如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