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比
1.亦作“排批”、“排枇”。安排,準備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雜說》:“至十二月內,即須排比農具使足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伍子胥變文》:“排批舟船,橫軍渡水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太子成道經》:“是時大王排枇鑾駕,親自便往天祀神邊。”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雜文》:“公聞之,即處分所司,排比迎新使。”
明湯顯祖《邯鄲記·閨喜》:“天來大喜音熱壞我的耳朵,則排比十裏笙歌接著他。”
2.排列連比;編排。
唐元稹《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序》:“至若鋪陳終始,排比聲韻,大或千言,次猶數百……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,況堂奧乎!”宋張世南《遊宦紀聞》卷二:“偶因見《嶺海雜記》,有載六目龜出欽州,隻兩眼,餘四目乃斑紋,金黃色,圓長,中黑,與真目排比,端正不偏。子細辨認,方知為非真目也。”
明葉盛《水東日記·<詩林廣記>參評》:“潛溪所謂搜求事跡,排比對偶,出於勉強之言,甚當。”
清魏源《<聖武記>敘》:“晚僑江淮,海警沓至,愾然觸其中之所積,乃盡發其櫝藏,排比經緯,馳騁往復,先出其專涉兵事及嘗所論議若幹篇,為十有四卷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買<小學大全>記》:“將其中的關於駕禦漢人,批評文化,利用文藝之處,分別排比,輯成一書。”
3.修辭方式之一。由內容密切相關、結構相同或相似、語氣一貫的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連構成。
孫犁《秀露集·讀<蒲柳人家>》:“詞句排比過長,有失於含蓄。”
阅读:133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