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然

ok8.org > 詞典 > 缺然

1.有所不足。

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吾自視缺然,請致天下。”

成玄英疏:“自視缺然不足,請將帝位讓與賢人。”

唐司空圖《與李生論詩書》:“愚幼常自負,既久而逾覺缺然。”

宋王安石《除參知政事謝表》:“承弼之任,賢智所難;顧惟缺然,何以堪此?”清方苞《漢文帝論》:“世徒見其奉身之儉,接下之恭,臨民之簡,以為黃老之學則然,不知正自視缺然之心之所發耳。”

2.缺失。

《晉書·張駿傳》:“每患忠言不獻,面從背違,吾政教缺然,而莫我匡者。”

《隋書·煬帝紀上》:“雖則聿遵先緒,弗敢失墜,永言政術,多有缺然。”

明湯顯祖《南柯記·雨陣》:“自家出守南柯,物阜民安,辭清盜寡,皆周田二君贊相之方,杯酒為歡,缺然未舉。”

3.廢弛。

《管子·輕重乙》:“邊竟諸侯,受君之怨民,與之為善,缺然不朝,是天子塞其塗。”

《新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時朝廷草昧,眾單寡,軍容缺然。”

4.猶歉然。

宋蘇軾《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》:“一山黃菊平生事,無酒令人意缺然。”

明單本《蕉帕記·贈帕》:“隻是於伯父母處不能一別,於心缺然。”

清袁枚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四:“余編《隨園詩話》,閨秀多而方外少,心頗缺然。”

5.延擱。

宋司馬光《答周源同年書》:“宜即時修報,而缺然逾旬者,抑有由焉。”

6.惶恐貌。

唐劉禹錫《上杜司徒書》:“始赧然以愧,又缺然以慄,終悄然以悲。”

阅读:1434

●缺然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