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訖

簡體訖字的筆畫:5畫;繁體訖字筆畫:10畫。

(訖,訖)

ㄑ〡ˋ

〔《廣韻》居乙切,入迄,見。〕

1.絕止;完畢。

《書·呂刑》:“典獄,非訖於威,惟訖於富。”

孔傳:“非絕於威,惟絕於富,世治,貨賂不行。”

《後漢書·趙岐傳》:“敕其子曰:‘我死之日,墓中聚沙為床,布簟白衣,散髮其上,覆以單被,即日便下,下訖便掩。’”南朝宋鮑照《擬古》詩:“歲暮井賦訖,程課相追尋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《死魂靈》第六次稿已校訖。”

2.窮盡。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知止》:“狡兔訖則知獵犬之不用,高鳥盡則覺良弓之將棄。”

《新唐書·高適傳》:“關中比饑,士人流入蜀者道路相係,地入有訖,而科歛無涯,為蜀計者,不亦難哉!”

3.副詞。盡;都。

《書·秦誓》:“民訖自若,是多盤。”

孔傳:“言民之行,已盡用順道,是多樂。”

《後漢書·禮儀誌上》:“絜者,言陽氣布暢,萬物訖出,始絜之矣。”

4.副詞。終究;竟然。

《逸周書·皇門》:“罔不茂揚肅德,訖亦有孚,以助厥辟,勤王國王家。”

孔晁註:“訖,既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伏湛傳》:“自行束脩,訖無毀玷。”

李賢註:“訖,竟也。”

宋宋祁《範陽張公神道碑銘》:“尚書訖不自明,故下遷。”

《金史·胥鼎侯摯等傳贊》:“然而汝礪、行信拯救於內,胥鼎、侯摯守禦於外,訖使宣宗得免亡國,而哀宗復有十年之久,人才有益於人國也若是哉。”

5.通“迄”。到;至。

《詩·國風·關雎序》:“關雎,後妃之德也。”

漢鄭玄箋:“舊說雲:起此,至‘用之邦國焉’,名《關雎序》,謂之《小序》;自‘風,風也’訖末,名為《大序》。”

宋王令《唐介》詩:“必也事有不得已,宜乎訖死爭不回。”

清周中孚《鄭堂劄記》卷二:“已後祗稱詩話,自首卷以訖末卷。”
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從“別字”說開去》:“從古訖今,什麽都在改變。”

6.助詞。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已經完成。相當於“了”。

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楔子:“小僂儸與我將燕青推出去斬訖報來。”

元沈仲緯《刑統賦疏》:“李大於鄭縣令面上打訖一拳,有傷。”

7.通“仡”。參見“訖訖”。

阅读:1087

●訖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