盾
盾字的筆畫:9畫;
I
dùn
ㄉㄨㄣˋ
〔《廣韻》徒損切,上混,定。〕
〔《廣韻》食尹切,上準,船。〕
亦作“楯”。
1.古代作戰時用來抵禦敵人刀箭等的兵器。
《詩·秦風·小戎》:“龍盾之合,鋈以觼軜。”
朱熹集傳:“盾,幹也。”
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。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,樊噲側其盾以撞,衛士仆地,噲遂入。”
唐韓愈《元和聖德詩》:“獸盾騰挐,圓壇帖妥。”
2.作後盾。比喻支持和援助的力量。
梁啟超《論民族競爭之大勢》:“而今顧若此,毋亦梗其中者多所蠹,而盾其後者之無所憑也。”
3.像盾牌形狀的物品。如:金盾;銀盾。
4.星名。
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杓端有兩星:一內為矛,招搖;一外為盾,天鋒。”
5.外國貨幣名。
荷蘭和印度尼西亞的本位貨幣。
荷蘭文作Guilder;印尼過去為荷蘭殖民地,其盧比(Rupiah)的通稱亦為“盾”。
田漢《回春之曲》第一幕:“洪思訓:‘你知道她爸爸的橡膠生意賠了本,欠陳文甫好幾十萬盾錢,她爸爸不能不拿女兒巴結他。’”
6.外國貨幣名。
越南貨幣亦稱“盾”(Dong)。
II
y·n
ㄩㄣˇ
〔《集韻》庾準切,上準,以。〕
見“中盾”。
阅读:134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