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重就輕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避重就輕

【成語】:避重就輕

【拼音】:bì zhòng jiù qīng

【解釋】:指回避重的責任,隻揀輕的來承擔。也指回避要點,隻談無關緊要的事情

【出處】:唐·李林甫《唐六典·工部尚書》:“技能功巧者,不得隱巧補拙,避重就輕。”宋·劉摯《侍禦史黃君墓誌銘》:“民始不以多男為患,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輕相去。”

【示例】:恐將來弄出大禍,所以借了一件失察事情參的,倒是~的意思,也未可知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一百二回

【近義詞】:避難就易、避實就虛

【反義詞】:避實擊虛、知難而進

【歇後語】:甩西瓜揀芝麻;不背秤砣挑燈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避開重大問題與責任

【英文】:avoid the heavy and choose the light

【日文】:きつい仕事を避けて,楽な仕事をする;主要な點を避けて枝葉(しよう)な點を取り上げる

【德文】:Schwerwiegendes meiden und das Leichte wǎhlen

【俄文】:затушёвывать глáвное и выпячивать мéлочи

(避重就輕,避重就輕)

1.謂避開較重的責任,揀輕的承擔

《唐六典·工部尚書》:“少府監匠一萬九千八百五十人,將作監匠一萬五千人,散出諸州,皆取材力強壯技能工巧者,不得隱巧補拙,避重就輕。”

大明律附例》卷四:“凡軍民驛竈醫蔔工樂諸色人戶,並以籍為定,若詐冒脫免,避重就輕者,杖八十。”徐特立《紀念“五四”對青年的希望》:“如果避重就輕,棄難擇易,則將一事無成。”亦作“避重逐輕”。

《元典章·兵部三·站戶別投戶事》:“各站額設車正貼人戶,有近上富實,有丁力站戶,避重逐輕,或弟或兄,擅自將本戶分房家口。”

2.謂躲開要害問題,隻談次要的事。

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二回:“想是忒鬧得不好,恐將來弄出大禍,所以借了一件失察事情參的,倒是避重就輕的意思,也未可知。”

清吳熾昌《客窗閑話續集·義盜》:“我因盜黨採花,必敗,避重就輕,故認此案。”

草明《乘風破浪》第十五章:“他不敢保留揭發老馮,隻是避重就輕,因此他也受到同誌們的嚴肅的批評。”

阅读:1629

●避重就輕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