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星

星字的筆畫:9畫;

xīng

ㄒ〡ㄥ

〔《廣韻》桑經切,平青,心。〕

1.宇宙間發射或反射光的天體,如恒星、行星、衛星、彗星等。一般指夜空中發光的天體。

《詩·大雅·雲漢》:“瞻卬昊天,有嘒其星。”

太平禦覽卷六引漢應劭《風俗通》:“月與星並無光,日照之乃光耳。”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日為陽精,月為陰精,星為萬物之精。”

唐韓愈《琴操·拘幽操》:“朝不見日出兮,夜不見月與星。”

陳毅《春興》詩:“夜飯在田壟,披星帶月歸。”

2.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南方朱鳥七宿的第四宿。

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“五星、八風、二十八宿”漢高誘註:“二十八宿……南方: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張、翼、軫也。”

《藝文類聚》卷一引晉成公綏《天地賦》:“玄龜匿首於女、虛,朱鳥奮翼於星、張。”

3.泛指二十八宿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占夢》“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兇”漢鄭玄註:“季冬……星迴於天。”

賈公彥疏:“‘星迴於天’者,星謂二十八宿,十三月復位,此十二月未到本位,故直雲‘星迴於天’,數將幾終。”

4.木、火、金、水、土五星的總稱。

《周禮·春官·保章氏》:“掌天星,以誌星、辰、日、月之變動。”

鄭玄註:“星,謂五星;辰,日月所會。”

賈公彥疏:“‘星謂五星’者,按《天文誌》謂東方歲,南方熒惑,西方太白,北方辰,中央鎮星。”

5.天文;星象。

唐王績《晚年敘誌示翟處士》詩:“望氣登重閣,占星上小樓。”參見“星文”。

6.指星相術。

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臨妻愔,國師公女,能為星,語臨宮中且有白衣會。”

明葉盛《水東日記·推命論相近事》:“景瓚館錢翰林原溥家,原溥酷好談星,嘗中夜相對細推。”

7.分星,指分星所應的地域。

唐賈島《送蔡京》詩:“躍蹄歸魯日,帶漏別秦星。”

8.借指年。

明張煌言《己亥除夕》詩:“湖海椒觴十五星,故園咫尺卻揚舲。”參見“周星”。

9.夜。

元黃元吉《流星馬》第一摺:“到那裏馬得能在手,則要你不分箇星晝。”參見“星馳”、“星行”。

10.形容多而分散或分散。參見“星居”、“星處”。

11.斑白。多指鬢髮。

《詩·秦風·車鄰》“有馬白顛”唐孔穎達疏:“額有白毛,今之戴星馬也。”

宋王伯大《贈戴石屏》詩:“詩老相過鬢已星,吟魂未減昔年清。”

明唐寅《聞江聲》詩:“歲事匆匆兩鬢星,坐看簷影下虛屏。”

《花月痕》第五二回:“嘆光陰一瞬兒去不停,我與你,舊日潘郎鬢已星。”

12.像流星一樣。形容迅疾。參見“星行電征”、“星流”、“星飛”等。

13.形容明麗、璀燦。參見“星眸”。

14.指與帝王有關的事物。參見“星輿”、“星騎”、“星闈”。

15.指細小之物。

16.形容細小。猶點。

元白樸《梧桐雨》第四摺:“這待詔,手段高,畫的來沒半星兒差錯。”

17.秤桿上標記斤、兩、錢的小點。

唐賈島《贈牛山人》詩:“鑿石養蜂休買蜜,坐山秤藥不爭星。”

唐拾得《詩》之二六:“銀星釘稱衡,綠絲作稱紐。”

18.喻事業上(多指文藝、體育方面)有突出成就的人。

《人民文學》1978年第9期:“《明星大會串》的影片,仍由某女星掛牌。”

19.用以表示等級。如:五星上將;三星級冰箱。

20.量詞。用於金、銀。

宋蘇軾《與子由書》之二:“程德孺言弟令出銀二百星見借,兄度手下尚未須如此,已辭之矣。”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一:“有白金五十星,聊充講下一茶之費。”
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八回:“各位各出杖頭資二星。”

張慧劍校註:“銀子一錢稱一星,一兩稱一金。”

21.量詞。用於細小之物。多與“一”連用。

唐羅鄴《春夜赤水驛旅懷》詩:“一星殘燭照離堂,失計遊心歸渺茫。”

鄭振鐸《取火者的逮捕》三:“他一聲不響的向那一星紅光走去。”

22.雨止星出。

23.古代婦人頰輔上塗染的裝飾物。

北周庾信《鏡賦》:“靨上星稀,黃中月落。”

唐褚亮《詠花燭》:“靨星臨夜燭,眉月隱輕紗。”

24.儀仗中的器物名。雕木六瓣交聚,鏤雲蝙蝠,圓頂如星。銜以龍首,塗金。全長八尺七寸。

《清史稿·輿服誌四》:“皇帝大駕鹵簿……次引仗六,禦仗十六,吾仗十六,立瓜、臥瓜各十六,星、鉞各十六。”

25.樂器名。又名碰鍾。狀如小杯。

《清史稿·樂誌八》:“星,範銅為之,口徑一寸八分,深一寸,中隆起,各穿圓孔,貫以紃,左右合擊。”

阅读:3047

●星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