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葺

葺字的筆畫:12畫;

ㄑ〡ˋ

〔《廣韻》七入切,入緝,清。〕

〔《廣韻》子入切,入緝,精。〕

1.用茅草覆蓋房屋。

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繕完葺牆,以待賓客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葺牆,謂草覆墻也。”

南朝梁沈約《郊居賦》:“因葺茨以結名,猶觀空以表號。”

2.泛指覆蓋。

《楚辭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築室兮水中,葺之兮荷蓋。”

《南史·呂僧珍傳》:“取檀溪材竹,裝為船艦,葺之以茅。”

3.修理、修建房屋。

《南史·劉瓛傳》:“兄弟三人共處蓬室一間,為風所倒,無以葺之。”

唐皇甫冉《酬權器》詩:“聞君靜坐轉耽書,種樹葺茅還舊居。”

宋陸遊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“青城十裏外有一寺,曰布金,洪水壞之,今復葺於旁裏許。”

4.整理;整治。

《北史·許善心傳》:“自入京邑以來,隨加補葺,略成七十卷。”

唐薛能《題逃戶》詩:“幾世葺農桑,兇年竟失鄉。”

宋葉適《上孝宗皇帝劄子》:“陛下感念家禍,始初嗣位,葺兩淮,理荊襄。”

5.重叠;纍積。

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》:“魚葺鱗以自別兮,蛟龍隱其文章。”

《文選·左思〈吳都賦〉》:“葺鱗鏤甲,詭類舛錯。”

劉逵註:“葺,累也。”

宋梅堯臣《還吳長文舍人詩卷》詩:“葺書成大軸,許我觀琮璧。”

6.通“緝”。搜捕。

宋蘇軾《乞將合轉一官與李直方酬獎狀》:“有汝陰縣尉李直方,素有才幹,自出家財,募人告葺,知得逐賊窟穴去處。”

阅读:1295

●葺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