禦
簡體禦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禦字筆畫:17畫。
(參見禦)
I
yù
ㄩˋ
〔《廣韻》牛倨切,去禦,疑。〕
1.駕馭車馬。
周時為六藝之一。
《詩·鄭風·大叔於田》:“叔善射忌,又良禦忌。”
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三曰六藝:‘禮、樂、射、禦、書、數。’”按,《保氏》作“馭”。
《漢書·荀彘傳》:“荀彘、太原廣武人,以禦見,侍中,用校尉數從大將軍。”
顏師古註:“以善禦得見,因為侍中也。禦謂禦車也。”
《集韻·去禦》:“《說文》:‘使馬也。’徐鍇曰:‘卸解車馬也。或彳,或卸,皆禦者之職。古作馭。’”清黃軒祖《遊梁瑣記·記淮寧二巨逆案》:“父推小車為業,伺小三如奴,仰其鼻息……小三赴鄉催科,父禦以往。歸至中途,父腹饑乏力,車不行。”
2.泛指駕馭一切運行或飛行之物。
《莊子·逍遙遊》:“夫列子禦風而行,泠然善也。”
三國魏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禦輕舟而上溯,浮長川而忘反。”
明陳所聞《駐馬聽·雪霽登茅峰》曲:“人禦剛風,妙香不斷太元宮。”
3.馭手;駕馭車馬的人。
《書·甘誓》:“左不攻於左,汝不恭命。右不攻於右,汝不恭命。禦非其馬之正,汝不恭命。”
孔穎達疏:“左、右與禦三者有失,言皆不奉我命。”
周秉鈞解:“禦,駕馬者。
金履祥曰:‘左主射,右主擊刺,禦主馬,各守其職。’”
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將戰,華元殺羊食士,其禦羊斟不與。”
唐韓愈《劉生》詩:“車輕禦良馬力優,咄哉識路行勿休。”
4.統治;治理。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臨下以簡,禦眾以寬。”
漢賈誼《過秦論上》:“振長策而禦宇內,吞二周而亡諸侯。”
宋司馬光《交趾獻奇獸賦》:“皇家禦天下三十有六載,化洽於人,德通於神。”
5.指帝王之在位。
《北齊書·後主紀論》:“武平在禦,彌見淪胥,罕接朝士,不親政事,一日萬機,委諸兇族。”
6.控制;約束以為用。
《孫子·謀攻》:“將能而君不禦者勝。”
宋陳亮《酌古論·李愬》:“夫將者,天下之所難禦者也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誌二》:“聞其生時禦下酷嚴。”
7.統率;率領。
《舊唐書·鄭畋傳》:“皇帝親禦六師,即離三蜀,霜戈萬隊,鐵馬千群。”
明何景明《任將篇》:“故以一禦眾,則眾誌定。”
郭沫若《斷斷集·旋轉乾坤論》:“因為大猩猩社會正是以一雄而禦群雌,雌者是隻伏在巢穴裏‘發展母性的偉大功能’的。”
8.使用;應用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“文飾麤惡,聲樂哭泣,恬愉憂戚,是反也,然而禮兼而用之,時舉而代禦。”
楊倞註:“禦,進用也。”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荀子六》:“時者,更也。謂文飾與麤惡,聲樂與哭泣,恬愉與憂戚,皆更舉而代禦也。”
《陳書·皇後傳·高宗柳皇後》:“每尚方供奉之物,其上者皆推於貴妃,而己禦其次焉。”
宋王安石《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》詩之二:“不禦鉛華知國色,隻裁雲縷想仙裝。”
明張居正《請用翰林官更番侍直疏》:“臣等伏睹皇上,近日以來,留神翰墨,一切嬉遊無益之事,悉屏去不禦。”
清唐甄《潛書·卿牧》:“三代尊卣不禦,汝定陶器不禦。”
9.進食;食用。
《詩·小雅·吉日》:“發彼小豝,殪此大兕,以禦賓客。”
孔穎達疏:“禦者,給與充用之辭。”
晉袁宏《後漢紀·桓帝紀下》:“閎玄靜履真,不慕榮宦,身安茅茨,妻子禦糟糠。”
唐王維《春中田園作》詩:“臨觴忽不禦,惆悵遠行客。”
宋辛棄疾《水龍吟》詞:“覺來幽恨,停觴不禦,欲歌還止。”
清薛福成《庸盦筆記·幽怪一·漢宮老婢》:“後誓不再禦醫藥,臥病一年,幾致不起。”
10.穿戴;佩帶。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天子禦珽,諸侯禦荼,大夫服笏。”
晉潘嶽《秋興賦》:“藉莞蒻,禦袷衣。”
宋蔡絛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太宗時,得巧匠,因親督視於紫雲樓下造金帶,得三十條。匠者為之神耗而死。於是獨以一賜曹武穆彬,其一太宗自禦。”
《剪燈新話·滕穆醉遊聚景園記》:“及山寺鐘鳴,水村雞唱,急起與生為別,解所禦玉指環繫於生之衣帶。”
郭沫若《海濤集·離滬之前》:“昨天天氣真好,全如初夏一般,在室中未燒火盆,隻禦夾衣。”
11.與女子交合。
《周禮·天官·女禦》:“女禦,掌禦敘於王之燕寢。”按,禦,謂侍寢。
《禮記·月令》:“乃禮天子所禦。”
鄭玄註:“天子所禦謂今有娠者。”
孔穎達疏:“乃禮接天子所禦幸有娠之人。”
漢劉向《新序·雜事二》:“罷去後宮不禦者,出以妻鰥夫。”
清周亮工《書影》卷二:“雜誌中載,常開平每出師,夜必禦一婦人。”
12.宮中女官;侍從;近臣。
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王禦不參一族。”
韋昭註:“禦,婦官也。”
《國語·吳語》:“一介嫡男,奉槃匜以隨諸禦。”
韋昭註:“禦,近臣宦豎之屬。”
《北史·後妃傳上·魏宣武靈皇後胡氏》:“文宣後庭雖有夫人、嬪、禦之稱,然未具員數。”
宋樂史《楊太真外傳》卷下:“至德中,復幸華清宮,從官嬪禦,多非舊人。”
《清史稿·禮誌八》:“媵布婿席東旁,禦布婦席西旁。”
13.泛指婢妾。
唐韓愈《扶風郡夫人墓誌銘》:“夫人適年若幹,入門而媼禦皆喜,既饋而公姑交賀。”
14.陪侍。
《書·五子之歌》:“厥弟五人,禦其母以從。”
孔傳:“禦,侍也。”
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莽親之南郊,鑄作威鬥……既成,令司命負之,莽出在前,入在禦旁。”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漢書十五》:“此本作‘莽出則在前,入則禦旁’,禦,侍也,言出則在前,入則侍側也。”
15.近旁;旁邊。
《詩·鄭風·女曰雞鳴》:“琴瑟在禦,莫不靜好。”
孔穎達疏:“於飲酒之時,琴瑟之樂,在於侍禦。”
余冠英註:“禦,侍也,在禦猶言在側也。”
16.指皇帝臨幸至某處。
《漢書·王商傳》:“天子親禦前殿,召公卿議。”
唐韓愈《論佛骨表》:“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於鳳翔,禦樓以觀,舁入大內。”
17.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。
南朝陳徐陵《“丹陽上庸路碑”》:“禦紙風飛,天章海溢。”參見“禦旨”、“禦覽”。
18.彈奏;吹奏。
《楚辭·遠遊》:“張《鹹池》奏《承雲》兮,二女禦《九韶》歌。”
唐韓愈《鄆州谿堂詩》:“公在谿堂,公禦琴瑟。”
唐李德裕《次柳氏舊聞》:“上欲遷幸,復登樓置酒,四顧淒愴,乃命奏玉環。玉環者,睿宗所禦琵琶也。”
宋樂史《楊太真外傳》卷下:“歌《涼州》之詞,貴妃所制也。上親禦玉笛,為之倚曲。”
19.謂進呈禦覽。
《後漢書·王綱傳》:“書禦,京師震悚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進禦之賦千有餘首,討其源流,信興楚而盛漢矣。”
宋葉紹翁《四朝聞見錄·天子獄》:“龍川陳亮,既以書禦孝宗,為大臣所沮,報罷居裏。”
20.通“禦”。制止;阻止。
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:“匠慶用蒲圃之檟,季孫不禦。”
杜預註:“禦,止也。”
晉陸機《五等論》:“世治足以敦風,道衰足以禦暴。”
21.通“禦”。對當;相當。
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是歲,漢兵之出擊匈奴者不得言功多少,功不得禦。”
張守節正義:“禦,音語,其功不得相禦當也。”
22.通“禦”。抵禦;抵抗。
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:“乃流四兇族,遷於四裔,以禦螭魅。”
晉陸機《辯亡論下》:“彊寇敗績宵遁,喪師太半,分命銳師五千,西禦水軍。”
唐王維《贈吳宮》詩:“長安客舍熱如煮,無箇茗糜難禦暑。”
23.姓。
春秋時齊有禦鞅。見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。
24.同“禦”。
II
yà
〡ㄚˋ
〔《集韻》魚駕切,去禡,疑。〕
1.迎接。
《詩·召南·鵲巢》:“之子於歸,百兩禦之。”
鄭玄箋:“禦,迎也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禦,五嫁反。本亦作‘訝’,又作‘迓’。”
《穀梁傳·成公元年》:“齊使禿者禦禿者,使眇者禦眇者,使跛者禦跛者,使僂者禦僂者。”
範寧註:“禦,音迓,迓迎也。”
漢袁康《越絕書·內傳陳成恒》:“越王聞之,除道郊迎至縣,身禦子貢至舍。”
2.向;面向。
《書·顧命》:“太史秉書,由賓階隮,禦王冊命。”
孔穎達疏:“鄭玄雲,‘禦’猶‘向’也。王此時立正賓階上少東,太史東面於殯西南讀策書,以命王嗣位之事。
孔雖以‘禦’為‘進’,其意當如鄭言。”
清惲敬《顧命辨上》:“曰命作冊度,曰禦王冊命,冊命者,冊康王為天子之命。”原註:“禦,向也。王,康王也。向康王宣讀冊命也。”
3.逢迎;迎合。
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……聖人不出,忠臣解骨;皆曲相禦,莫適相非。”
《史記·汲鄭列傳》:“好興事,舞文法,內懷詐以禦主心,外挾賊吏以為威重。”
簡體禦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禦字筆畫:17畫。
(禦,禦)
yù
ㄩˋ
〔《廣韻》魚巨切,上語,疑。〕
〔《集韻》牛據切,去禦,疑。〕
“衙”的被通假字。
1.祀。
《逸周書·世俘》:“戊辰,王遂禦循追祀文王。”
朱右曾校釋:“《說文》:‘禦,祀也。’蓋祀天即位也。”
元戴侗《六書故·天文下》:“禦,祀以禦沴也。”
2.息止;禁止;阻止。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夫易廣矣大矣,以言乎遠則不禦。”
孔穎達疏:“禦,謂無所止息也。”
《國語·魯語下》:“諸侯有旅賁,禦災害也。”
韋昭註:“禦,禁也。”
《後漢書·趙咨傳》:“雖仲尼重明周禮,墨子勉以古道,猶不能禦也。”
李賢註:“禦,止也。”
宋葉適《送戴許蔡仍王汶序》:“泉之在山……不已其行,終為江海者,蓋物莫能禦,而非俟夫有以導之也。”
3.抗拒;抵擋。
《易·蒙》:“上九,擊蒙,不利為寇,利禦寇。”
《左傳·隱公九年》:“北戎侵鄭,鄭伯禦之。”
晉潘嶽《馬汧督誄》:“敦固守孤城,獨當群寇;以少禦眾,載離寒暑。”
唐韓愈《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》詩:“我來禦魑魅,自宜味南烹。”
《古今小說·羊角哀捨命全交》:“伯桃命角哀敲石取火,爇些枯枝,以禦寒氣。”
4.指違抗。
清劉大櫆《送黟令孫君改任鳳陽序》:“縣大夫於民最親,然恃其威權,境內莫之敢禦。”
5.防備。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國有郊牧,疆有寓望,藪有圃草,囿有林池,所以禦災也。”
韋昭註:“禦,備也。”
6.指防禦之兵。
《隋書·百官誌下》:“煬帝即位,改領軍為左右屯衛,加置左右禦。”
7.匹敵;相當。
《詩·秦風·黃鳥》:“維此鍼虎,百夫之禦。”
毛傳:“禦,當也。”
《國語·齊語》:“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。”
韋昭註:“禦,當也。”
8.強禦,強暴。
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尚桓桓,如虎如羆,如豺如離,於商郊,不禦克奔,以役西土。”
裴駰集解引鄭玄曰:“禦,彊禦,謂彊暴也。”
9.通“禦”。統禦。
唐韓愈《贈太傅董公行狀》:“初,玄佐遇軍士厚……至於惟恭,每加厚焉,故士卒驕不能禦。”
元李文蔚《蔣神靈應》第二摺:“到來日陳旌旗列士卒,統幹戈禦戰車,將江山社稷扶。”
10.通“禦”。進獻。
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跋涉山林以事天子,唯是桃弧棘矢,以共禦王事。”
俞樾曰:“共與供通,禦與禦通……以共禦王事者,以供禦王事也。
《廣雅·釋詁》:供,奉獻;禦,進也。供禦與奉獻同。”見《群經平議·左傳三》。
11.大臣。
《逸周書·世俘》:“禽禦八百。”
孔晁註:“禦,大臣也。”
12.掛在車前的竹簾。
《爾雅·釋器》:“竹前謂之禦。”
邢昺疏:“李巡曰:‘竹前,謂編竹當車前以擁蔽,名之曰禦。’孫炎曰:‘禦,以簟為車飾也。’”
阅读:242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