鋸
鋸字的筆畫是:13畫
簡體鋸字的筆畫:13畫;繁體鋸字筆畫:16畫。
(鋸,鋸)
I
jù
ㄐㄩˋ
〔《廣韻》居禦切,去禦,見。〕
1.剖開木料、石料、鋼材等的工具。主要部分是具有許多尖齒的薄鋼片。
《墨子·備城門》:“門者,皆無得挾斧斤鑿鋸椎。”
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鋸》:“凡鋸,熟鐵鍛成薄條,不鋼,亦不淬健。”
2.古代刑具名。
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中刑用刀鋸。”
韋昭註:“割鼻用刀,斷截用鋸。”
《漢書·刑法誌》:“中刑用刀鋸。”
顏師古註引韋昭曰:“刀,割刑;鋸,刖刑也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諸子》:“申商刀鋸以制理,鬼谷脣吻以策勳。”
3.指鋸形物。
唐溫庭筠《拂舞詞》:“下有狂蛟鋸為尾,裂帆截櫂磨霜齒。”參見“鋸牙”、“鋸齒”。
4.以鋸斷物。
漢桓寬《鹽鐵論·除狹》:“或至鋸頸殺不辜而不能止。”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麻子》:“《氾勝之書》曰……其樹大者,以鋸鋸之。”
唐柳宗元《梓人傳》:“顧而指曰鋸彼,執鋸者趨而左。”
5.指像拉鋸似地反覆拉動。
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卷十:“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”
束為《好人田木瓜》:“白天上地勞動,黑夜就在這間小正房裏看報,鋸胡胡。”
6.钁類,農具名。參見“鋸欘”。
7.戈戟之類兵器。
清方濬益《綴遺齋彜器款識考釋·郾王戈》:“名戈為鋸,殆從戈之磬折倨句為義歟?”郭沫若《殷契粹編考釋》:“鋸字在古本戈之別名,存世有燕昭王戈,文曰‘郾王戠作五牧鋸’,其証。”
II
jū
ㄐㄩ
用同“鋦”。用鋦子補接器物。
馮誌《敵後武工隊》第十八章:“減租減息這口鍋是你砸的,你還得動手鋸起來。”
阅读:112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