爐
簡體爐字的筆畫:8畫;繁體爐字筆畫:20畫。
(爐,爐)
lú
ㄌㄨˊ
〔《廣韻》落胡切,平模,來。〕
亦作“鹵”。
1.供烹飪、冶煉、取暖等用的盛火器具或裝置。
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下》:“奉熾爐,炭火盡亦紅。”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佚文:“道人呼童子,而童子跪於爐前。”
唐宋之問《冬夜寓直麟閣》詩:“廣庭憐雪淨,深屋喜爐溫。”如:微波爐。
2.指香爐;熏爐。
南朝梁劉孝威《怨詩》:“燭避窗中影,香迴爐上煙。”
宋歐陽炯《浣溪沙》詞之一:“落絮殘鶯半日天,玉柔花醉隻思眠。惹窗映竹滿爐煙。”
明歸有光《錢一齋七十壽序》:“道士園有竹千竿,截其尤巨者為爐,旦夕焚香禱祝。”
3.用同“壚”。古時酒店前放置酒壇的爐形土墩。
《古今小說·宋四公大鬧禁魂張》:“陋質蠶姑,難效彼當爐卓氏。”
4.煮。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五八回:“偺每日吃那爐的螃蟹,乍吃這炒的,怪中吃。”
5.量詞。
唐呂巖《七言》詩之三七:“煉出一爐神聖藥,五雲歸去路分明。”
後蜀顧敻《甘州子》詞之一:“一爐龍麝錦帷傍,屏掩映,燭熒煌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回:“炷起一爐好香。”杜鵬程《記一位年青的朋友》三:“鋪旁邊有一爐火。”
阅读:121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