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莛撞鐘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以莛撞鐘

【成語】:以莛撞鐘

【拼音】:yǐ tíng zhuàng zhōng

【解釋】:莛:草莖。用草莖打鐘,毫無聲響。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,得不到回答

【出處】: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語曰:‘以管窺天,以蠡測海,以莛撞鐘,豈能通其條貫,考其文理,發其音聲哉!’”

【示例】:漢·東方朔《答客難》:“以蠡測海,~,豈能通其條貫,考其文理,發其音聲哉。”

【近義詞】:以莛扣鐘、以莛叩鐘

【反義詞】: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人

(以莛撞鐘,以莛撞鐘)

1.用草莖打鐘,毫無聲響。比喻才識淺陋的人向高明的學者發問,得不到回答

漢劉向《說苑·善說》:“趙襄子謂仲尼曰:‘先生委質以見人主,七十君矣,而無所通,不識世無明君乎?意先生之道固不通乎?’仲尼不對。異日,襄子見子路曰:‘嘗問先生以道,先生不對。知而不對則隱也,隱則安得為仁!若信不知,安得為聖!’子路曰:‘建天下之鳴鍾,而撞之以挺,豈能發其聲乎哉!君問先生,無乃猶以挺撞乎!’”鍾,通“鐘”;挺,通“莛”。

《意林》卷三引作“鐘”、“莛”。

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語曰:‘以筦闚天,以蠡測海,以莛撞鐘。’豈能通其條貫,考其文理,發其音聲哉!”莛、鐘,《文選·東方朔<答客難>》作“筳”、“鍾”。筳,通“莛”。亦作“以莛扣鐘”。

2.比喻應答的雙方才學懸殊

南朝梁鍾嶸《詩品》卷下:“白馬與陳思答贈,偉長公幹往復,雖曰以莛扣鐘,亦能閑雅矣。”

陳延傑註:“胡應麟《詩藪》曰:‘以公幹為巨鐘,而偉長為小莛,抑揚不已過乎!’王士禎曰:‘建安諸子,偉長實勝公幹,而嶸譏其以莛扣鐘乖反彌甚。’此皆駁鍾品者,亦當。”

阅读:2069

●以莛撞鐘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