滓
滓字的筆畫:13畫;
z·
ㄗˇ
〔《廣韻》阻史切,上止,莊。〕
1.渣;沈澱的雜質。
《周禮·天官·酒正》“一曰泛齊”漢鄭玄註:“泛者,成而滓浮泛泛然,如今宜成醪矣。”
《南齊書·張瑰傳》:“宋孝武問永(張永)以太極殿前鍾聲嘶,永答:‘鍾有銅滓。’乃扣鍾求其處,鑿而去之,聲遂清越。”
2.指汙穢的思想感情。
《文選·江淹〈雜體詩·效殷仲文“興矚”〉》:“瑩情無餘滓,拂衣釋塵務。”
李善註:“《說文》曰:‘滓,澱也。’謂鄙穢。”
《說郛》卷七三引宋邵雍《無名公傳》:“年十歲求學於裏人,遂盡裏人之情已之,滓十去其五六矣;年四十求學於古人,遂盡古人之情已之,滓十去其七八矣;年五十求學於天地,遂盡天地之情欲求已之,滓無得而去矣。”
3.指汙垢。
郭沫若《遠眺》詩:“太空無片滓,四壁聳青峰。”參見“滓濁”、“滓敝”。
4.汙染;玷汙。
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蟬蛻於濁穢,以浮遊塵埃之外,不獲世之滋垢,皭然泥而不滓者也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泥亦音涅,滓亦音緇,又並如字。”
南朝齊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碧嶺再辱,丹崖重滓。”
明鄭若庸《玉玦記·渡江》:“血滓太阿鋩,看腥汙髑髏囊。”
阅读:123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