寤
寤字的筆畫:14畫;
wù
ㄨˋ
〔《廣韻》五故切,去暮,疑。〕
“唔”的被通假字。
1.醒;睡醒;蘇醒。
《詩·邶風·柏舟》:“靜言思之,寤辟有摽。”
北魏崔鴻《十六國春秋·前趙·劉淵》:“其夜,夢所見魚變為人,左手把一物,大如雞子,光景非常,授呼延氏曰:‘此是日精,服之生貴子。’寤以告豹,豹曰:‘吉徵也。’”後蜀閻選《再生記·張汶》:“西河平遙縣有鄉吏張汶者,無疾暴卒,數日而寤。”
清魏源《默觚上·學篇十四》:“寐時之夢,寤時之心景也。”
2.醒悟;覺醒。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閨中既以邃遠兮,哲王又不寤。”
《魏書·崔僧淵傳》:“今執誌不寤,忠孝兩忘,王晏之辜,安能自保,見機而作,其在茲乎。”
3.引申為理解。
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﹝童貫﹞貪功冒賞,不寤事機。”
4.謂使覺悟。
《逸周書·寤儆》:“天下不虞周,驚以寤王,王其敬命。”
宋王安石《上田正言書》之一:“曾未聞執事建一言寤主上也。”
元謝庭芳《辨惑論》:“不述後世淫祀妖怪之說,則又何以寤世俗之疑耶?”
5.夢。
《逸周書·寤儆》:“嗚呼,謀泄哉!今朕寤有商驚予。”
孔晁註:“夢為紂所伐,故驚。”
清馬瑞辰《毛詩傳箋通釋》卷二:“凡夢亦通言‘寤’。”參見“寤夢”。
6.通“晤”。參見“寤言”。
7.通“啎”。逆;倒著。參見“寤生”。
阅读:118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