暍
暍字的筆畫:13畫;
yē
〡ㄝ
〔《廣韻》於歇切,入月,影。〕
〔《廣韻》許葛切,入曷,曉。〕
1.中暑;傷暑。
《大戴禮記·千乘》:“夏服君事不及暍,冬服君事不及凍,是故年穀順成。”
《醫宗金鑒·張仲景〈傷寒論·辨痙濕暍病脈證並治〉》:“太陽中熱者,暍是也,其人汗出惡寒,身熱而渴也。”集註引方有執曰:“蒸熱謂之暑,傷暑謂之暍。”
明宋濂《鄭仲涵墓誌銘》:“當夏五六月,赤日流金,道多病暍者,仲涵設湯茗濟之。”
2.暑熱;熱。
唐杜甫《雷》詩:“氣暍腸胃融,汗濕衣裳汙。”
仇兆鰲註:“暍,暑熱也。”
3.通“褐”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雜說》:“日曝書,令書色暍。熱卷,生蟲彌速;陰雨潤氣,尤須避之。”
石聲漢註:“太陽曬書,書的顏色會變暗。”
阅读:10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