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極

簡體極字的筆畫:7畫;繁體極字筆畫:12畫。

(參見極)

I

ㄐ〡ˊ

同“極”。

II

ㄐ〡ˊ

同“極”。

簡體極字的筆畫:7畫;繁體極字筆畫:12畫。

(極,極)

I

ㄐ〡ˊ

〔《廣韻》渠力切,入職,群。〕

亦作“極”。

1.屋脊的棟梁。

《莊子·則陽》:“孔子之楚,舍於蟻丘之漿。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司馬雲:極,屋棟也。”

《漢書·天文誌》:“後流星下燕萬載宮極,東去。”

顏師古註引李奇曰:“極,屋梁也。”
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卷十:“漢蔡茂……夢坐大殿,極上有禾三穗。”

明陸垹《簣齋雜著·太極存疑》:“一氣一物也,會歸所在,正如屋之有極,故名太極。”

2.頂點;最高地位。
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六爻之動,三極之道也。”

高亨註:“屋上最高之梁稱極,引申為至高之義……天地人乃宇宙萬類之至高者。”

《史記·禮書》:“天者,高之極也;地者,下之極也;日月者,明之極也。”
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?”宋陸遊《何君墓表》:“大抵詩欲工,而工非詩之極也。”

3.引申為達到頂點、最高限度。

《呂氏春秋·大樂》:“天地車輪,終則復始,極則復反,莫不鹹當。”

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物極則衰,吾未知所稅駕也。”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通變》:“夫誇張聲貌,至漢初已極。”

清朱錫《幽夢續影》:“果之妙至荔枝而極,枝之妙至楊柳而極,葉之妙至貝多而極,花之妙至蘭蕙而極。”

4.特指帝王之位。

南朝宋鮑照《〈河清頌〉序》:“聖上天飛踐極,迄茲二十有四載。”

唐封演《封氏聞見記·儒教》:“今上登極,思宏教本。”

清顧炎武《日知錄·立言不為一時》:“蓋上禦極之初,即有感於憲王之奏,亦朱子《詩傳》有以發其天聰也,嗚呼仁哉!”

5.中,中正的準則。

《詩·商頌·殷武》:“商邑翼翼,四方之極。”

鄭玄箋:“極,中也。

商邑之禮俗翼然可則傚,乃四方之中正也。”

《墨子·非攻下》:“禹既已克有三苗焉,磨為山川,別物上下,卿制大極,而神民不違,天下乃靜。”

《漢書·兒寬傳》:“唯天子建中和之極,兼總條貫,金聲而玉振之,以順成天慶,垂萬世之基。”

唐柳宗元《佩韋賦》:“尼父戮齊而誅卯兮,本柔仁以為極。”

宋葉適《上寧宗皇帝劄子》:“臣聞治國以和為體,處事以和為極。”

清顧炎武《日知錄·權量》:“非所以軌物垂則,示人之極。”

6.指北極星。

《楚辭·劉向〈九嘆·遠逝〉》:“引日月以指極兮,少須臾而釋思。”

王逸註:“極,謂北辰星也。”
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譬眾星之環極。”

薛綜註:“極,北極也。”

唐柳宗元《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》:“乃經工化材,考極相方。”

7.權。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。

《逸周書·度訓》:“度小大以正,權輕重以極。”

《墨子·經說下》:“故招負衡木,加重焉而不撓,極勝重也;右校交繩,無加焉而撓,極不勝重也。”

畢沅註:“極,權也。”

8.至,到達。

《詩·小雅·綿蠻》:“豈敢憚行,畏不能極。”

鄭玄箋:“極,至也。”

三國魏曹植《雜詩》之一:“之子在萬裏,江湖迥且深。方舟安可極,離思故難任。”

宋葉適《吏胥》:“蓋自崇寧極於宣和,士大夫之職業,雖皮膚蹇淺者亦不復修治。”

康有為《上清帝第六書》:“行者不知所從,居者不知所往;放乎中流,而莫知所休;指乎南北,而莫知所極。”

9.盡頭,終了。

《詩·唐風·鴇羽》:“悠悠蒼天,曷其有極?”鄭玄箋:“極,已也。”

《呂氏春秋·制樂》:“故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,聖人所獨見,眾人焉知其極。”

高誘註:“極,猶終。”

宋葉適《治勢中》:“可以傳之後世,垂之無極。”

10.窮盡,竭盡。

《禮記·大學》:“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。”

鄭玄註:“極猶盡也。君子日新其德,常盡心力不有餘也。”

唐柳宗元《蝜蝂傳》:“又好上高,極其力不已,至墜地死。”

宋秦觀《韓愈論》:“杜子美者,窮高妙之格,極高邁之氣。”
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·黔遊日記一》:“水流其前,瀠洄作態,崆峒清泠,各極其趣。”參見“極數”。

11.深探,窮究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問孔》:“聖人之言,不能盡解,說道陳義,不能輒形。不能輒形,宜問以發之;不能盡解,宜難以極之。”

宋陸遊《贈蘇趙叟兄弟》詩:“閉門萬卷讀,更要極源本。”
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九流緒論上》:“始皇甚惡書,不韋極簡冊、攻筆墨。”

12.遠。

《史記·三王世家》:“極臨北海,西溱月氏。”

唐徐浩《謁禹廟》詩:“地極臨滄海,天遙過鬥牛。”

宋張先《惜瓊花》詞:“斷雲孤鶩青山極,樓上徘徊,無盡相憶。”參見“極浦”。

13.邊際,邊界。
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宇中六指謂之極。”

楊倞註:“六指,上下四方也。盡六指之遠,則為六極。”

漢揚雄《十二州箴·兗州牧箴》:“茫茫青州,海岱是極。”

唐韓愈《上襄陽於相公書》:“貴窮乎公相,威動乎區極。”

14.出;升。

《太玄·玄圖》“摧上萬物,天地輿新”晉範望註:“摧,極也;極,出也。出上萬物而長之於天壤之間,莫不始新矣。”

明楊慎《丹鉛續錄·四月秀葽》:“四月陽氣極於上,而微陰已胎於下,葽感之而早秀。”

15.困窘,使之困窘;疲困。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今王田獵於此,百姓聞王車馬之音,見羽旄之美,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:‘吾王之好田獵,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,父子不相見,兄弟妻子離散。’此無他,不與民同樂也。”

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有故而去,則君搏執之,又極之於其所往。”

趙岐註:“極者,惡而困之也。”

漢王褒《聖主得賢臣頌》:“庸人之禦駑馬……胸喘膚汗,人極馬倦。”

16.數目。其數諸說不一。

《太平禦覽》卷七五○引漢應劭《風俗通》:“十十謂之百,十百謂之千,十千謂之萬,十萬謂之億,十億謂之兆,十兆謂之經,十經謂之垓,十垓謂之補,十補謂之選,十選謂之載,十載謂之極。”

《中國算學史》:“敦煌石室《算經》一卷並序內‘萬萬曰億,萬萬億曰兆,萬萬兆曰京’,等而上之,曰該……曰極。”

17.古代射箭時用的手指套。套在右手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上,便於引放弓弦。

《儀禮·大射》:“小射正坐奠笥於物南,遂拂以巾,取決興,贊設決,朱極三。”

鄭玄註:“極,猶放也。所以韜指利放弦也,以朱韋為之。三者,食指、將指、無名指。”按,將指即中指。

《逸周書·器服》:“象玦朱極韋素獨。”

朱右曾校釋:“極,所以韜指利放弦也。”

18.地球的南北兩端;磁體的兩端;電源或電器上電流進入或流出的一端。如:南極,北極;正極,負極;陽極,陰極。

19.程度副詞。猶甚,最,很,狠。
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高祖曰:‘豐吾所生長,極不忘耳!’”唐韓愈《吊武侍禦所畫佛文》:“極西之方有佛焉,其土大樂。”

《老殘遊記》第一回:“慧生道:‘老殘所說極是,我們就趕緊照樣辦去,不然,這一船人實在可危的極。’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:“招弟的語言、態度,教他極失望。”

20.通“殛”。懲罰,誅殺。

《詩·小雅·菀柳》:“俾予靖之,後予極焉。”

鄭玄箋:“極,誅也。”

21.春秋時國名。

《春秋·隱公二年》:“無駭帥師入極。”

楊伯峻註:“極、魯附庸國,當在今山東省金鄉縣南而稍東三十五裏。”

II

ㄐ〡ˊ

〔《洪武正韻》訖逆切,入陌〕

通“亟”。亦作“極”。

1.急速。

《荀子·賦》:“出入甚極,莫知其門。”

楊倞註:“極……急也。”

《後漢書·孔融傳》:“大逆不道,宜極重誅。”

明袁宏道《小修》:“有玉蘭作師矣,可無弟子宋禕乎?傳語柱下尊極圖之。”

2.著急。

《淮南子·精神訓》: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。”

高誘註:“極,急也。”

《京本通俗小說·錯斬崔寧》:“也是人極計生,被他綽起一斧,正中劉官人面門,撲地倒了。”

明徐渭《雌木蘭》第一齣:“正為此沒箇法兒,你的爺極得要上弔。”

茅盾《煙雲》:“可不是,黃先生從來不曾那樣極。”

3.儆戒。參見“極戒”。

阅读:1515

●極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