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
央字的筆畫:5畫;
I
yāng
〡ㄤ
〔《廣韻》於良切,平陽,影。〕
1.中心,中央。
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:“溯遊從之,宛在水中央。”
《荀子·正論》:“今人或入其央瀆,竊某豬彘。”
楊倞註:“央瀆,中瀆也。”
王潤滋《內當家》一:“站在院當央。”
2.盡,完了。
《詩·小雅·庭燎》:“夜如何其?夜未央。”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及年歲之未晏兮,時亦猶其未央。”
王逸註:“央,盡也。”
三國魏曹丕《燕歌行》:“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漢西流夜未央。”
3.久遠。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:“與道相失,則未央絕滅。”
王冰註:“與道相失,則天真之氣未期久遠而致滅亡。央,久也,遠也。”
4.請求;懇求。
唐曹唐《小遊仙》詩:“無央公子停鸞轡,笑泥嬌妃索玉鞭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七七回:“﹝寶玉﹞央一個老婆子,帶他到晴雯家去。”
孔厥袁靜《新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大水有一次拿著活計去央表嫂做。”
5.通“殃”。禍害。
馬王堆漢墓帛書甲本《老子·德經》:“毋道(遺)身央,是胃襲常。”
《隸釋·漢無極山碑》:“為福來福,除央則祀。”
宋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四齣:“張協離家,一千裏外,無央厄免得致疑。”
6.廣貌。參見“央央”。
II
yīng
〡ㄥ
〔《集韻》於驚切,平庚,影。〕
鮮明貌。參見“央央”。
阅读:228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