喧喧
1.形容聲音喧鬧。
南朝梁何遜《學古贈丘永嘉征還》詩:“結客蔥河返,喧喧動四鄰。”
宋柳永《戚氏》詞:“正蟬吟敗葉,蛩響衰草,相應喧喧。”
清曹寅《不寐》詩:“鞭箠雜緣撲,中夜聲喧喧。”
2.形容擾攘紛雜。
《晉書·張方傳》:“軍人喧喧,無復留意。”
唐張鷟《朝野僉載》卷一:“是以選人冗冗,甚於羊群;吏部喧喧,多於蟻聚。”
宋曾鞏《明妃曲》之一:“喧喧雜虜方滿眼,皎皎丹心欲語誰。”
清孫枝蔚《觀新人車》詩:“行路何喧喧,雲避新人車。”
3.猶赫赫。
宋王禹偁《送進士郝太沖序》:“洎予受知春卿,薦以甲科,喧喧我名,雷奮人耳。”
阅读:1521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