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增

增字的筆畫:15畫;

I

zēng

ㄗㄥ

〔《廣韻》作滕切,平登,精。〕

〔《廣韻》子鄧切,去嶝,清。〕

1.加多,加添。

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川之方至,以莫不增。”

《墨子·辭過》:“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,以為民食。其為食也,足以增氣充虛,彊體適腹而已矣。”

漢揚雄《長楊賦》:“以禪梁甫之基,增泰山之高。”

唐韓愈《李公墓誌銘》:“丁壯興勵,歲增田數十萬畝。”如:連日大雨,河水猛增。

2.更加;更。

《左傳·襄公十三年》:“先王蔔征五年,而歲習其祥,祥習則行。不習,則增修德而改蔔。”

楊伯峻註:“增修德,即今語更加修德。”

漢傅毅《舞賦》:“眉連娟以增繞兮,目流睇而橫波。”

清黃遵憲《餘姚省下路程沿革記》:“於是增浚渣湖,別於支港創小堰以通舟。”

3.重,重新。

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鳳皇翔於千仞兮,覽德煇而下之;見細德之險徵兮,遙增擊而去之。”

晉張華《鷦鷯賦》:“彼晨鳧與歸鴈,又矯翼而增逝。”

4.同“橧”。詳“增巢”。

5.通“憎”。厭惡。

《墨子·非命下》:“我聞有夏人矯天命,於下帝式是增,用爽厥師。”

馬王堆漢墓帛書《戰國縱橫家書·朱己謂魏王章》:“夫增韓不愛安陵氏,可也。”

II

céng

ㄘㄥˊ

〔《字彙補》徂棱切〕

通“層”。

漢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神明崛其特起,井幹叠而百增。”

三國魏嵇康《琴賦》:“若乃重巘增起,偃蹇雲覆。”

晉郭璞《遊仙詩》之五:“清源無增瀾,安得運吞舟。”參見“增冰”。

III

zèng

ㄗㄥˋ

〔《廣韻》子鄧切,去嶝,精。〕

同“贈”。

唐韓愈《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》:“要餘和增怪又煩,雖欲悔舌不可捫。”

清周亮工《漳城陷後郡司馬周披雲僅以身免》詩:“夢裏雒陽千萬裏,一錢誰向故人增。”

阅读:1834

●增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