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恥

簡體恥字的筆畫:10畫;繁體恥字筆畫:10畫。

(恥,恥)

ch·

ㄔˇ

〔《廣韻》敕裏切,上止,徹。〕

1.恥辱,恥辱之事。

漢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每念斯恥,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。”

宋嶽飛《滿江紅·寫懷》詞:“靖康恥,猶未雪;臣子恨,何時滅!”清龔自珍《明良論二》:“士皆知有恥,則國家永無恥矣!”魯迅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“題未定”草九》:“不久即本相畢露,知恥者皆羞稱之。”

2.羞愧。

《穀梁傳·桓公十二年》:“不言與鄭戰,恥不和也。”

漢班固《東都賦》:“恥纖靡而不服,賤奇麗而弗珍。”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慕賢》:“用其言,棄其身,古人所恥。”

唐韓愈《請復國子監生徒狀》:“國家典章,崇重庠序,近日趨競,未復本源,至使公卿子孫,恥遊太學。”

清唐甄《潛書·性才》:“示賢於人,恥於賈貨。”

老舍《駱駝祥子》二十:“女子的心在羞恥上運用著一大半。”

3.侮辱;羞辱。

《左傳·昭公五年》:“恥匹夫不可以無備,況恥國乎?是以聖王務行禮,不求恥人。”

《國語·越語上》:“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。”

唐柳宗元《睢陽廟碑》:“所以出奇以恥敵,立慬以怒寇。”

阅读:1620

●恥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