閭左
(閭左,閭左)
居住於閭巷左側的人民。一說秦時貧賤者居閭左,後因借指平民。
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二世元年七月,發閭左適戍漁陽。”
司馬貞索隱:“閭左謂居閭裏之左也,秦時復除者居閭左。今力役凡在閭左盡發之也。又雲,凡居以富強為右,貧弱為左。
秦役戍多,富者役盡,兼取貧弱者也。”
《漢書·食貨誌上》:“至於始皇,遂並天下,內興功作,外攘夷狄,收泰半之賦,發閭左之戍。”
顏師古註:“應劭曰:‘秦時以適發之,名適戍。先發吏有過及贅婿、賈人,後以嘗有市籍者發,又後以大父母、父母嘗有市籍者。戍者曹輩盡,復入閭,取其左發之,未及取右而秦亡。’閭,裏門也。言居在裏門之左者,一切發之。此閭左之釋,應最得之。”
唐陳子昂《為喬補闕論突厥表》:“故長城未畢,而閭左之戍已為其患。”
清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九》:“朝所讀者,即多士所上之書也,計旬月之間,士之一善一藝罔不悉,閭左一利一害罔不畢陳於前矣。”
阅读:162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