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儉

ok8.org > 詞典 > 寒儉

(寒儉,寒儉)

1.貧寒。

《平山冷燕》第十回:“我看你年雖少,隻怕出身寒儉,縱能揮寫,也不免郊寒島瘦。”

2.謂寒酸儉嗇,不體面。

清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九:“戴簡恪公敦元,官司寇日,朝士呼為破敗書廚,以公萬卷羅胸而麤服敝車,外觀極寒儉也。”
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八回:“他們是闊人,眼眶子是大的,請他們不能過於寒儉,須得稍為體面些。”

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通使》:“﹝出使官員﹞一切車馬服飾,皆不可過事寒儉,以壯觀瞻,尊國體。”

3.泛指儉樸。

瞿秋白《餓鄉紀程》十:“他住的地方非常寒儉,一張木桌幾本《列國誌》而已。”

4.形容詩文等淺露、單薄。

宋王直方《王直方詩話》:“﹝司空表聖﹞又雲:‘棋聲花院閉,幡影石壇高。’吾嘗獨遊五老峰白鶴觀,松陰滿庭,不見一人,惟聞琴聲之音,然後知此句之工。但恨其寒儉有僧態。”

明李東陽《懷麓堂詩話》:“王(王維)詩豐縟而不華靡,孟(孟浩然)卻專心古淡,而悠遠深厚,自無寒儉枯瘠之病。”

清趙翼《甌北詩話·查初白詩》:“初白詩又嫌其白描太多,稍覺寒儉;一遇使典處,即清切深穩,詞意兼工。”

阅读:1054

●寒儉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