胄
胄字的筆畫:9畫;
I
zhòu
ㄓㄡˋ
〔《廣韻》直祐切,去宥,澄。〕
亦作“育”。亦作“冑”。
1.古代帝王或貴族的後嗣。
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﹝襄王﹞十六年,而晉人殺懷公。無胄。”
韋昭註:“胄,後也。”
《三國誌·蜀誌·諸葛亮傳》:“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於四海。”
《新唐書·儒學傳中·柳沖》:“先王公卿之胄,才則用,不才棄之。”
清薛福成《出使四國日記·光緒十七年二月初十日》:“大抵中國之民,皆神明之胄,最為貴種。”
2.專指帝王或貴族的長子。參見“胄子”。
3.謂對先輩的承續。
南朝宋顏延之《宋郊祀歌》之一:“夤威寶命,嚴恭帝祖,炳海表岱,系唐胄楚。”
唐韓愈《祭左司李員外太夫人文》:“胄於茂族,配此德門。”
4.泛指世系。
宋葉適《陳處士姚夫人墓誌銘》:“君俛而不肯,久乃言曰:‘吾胄出太邱長寔,從婺徙臺,貽範、貽序,著名神宗朝。’”
5.通“逐”。
《後漢書·班固傳上》:“六師發胄,百獸駭殫。”按,《文選·班固〈兩都賦〉》作“六師發逐,百獸駭殫。”參閱清王念孫《讀書雜誌餘編上》。
II
zhòu
ㄓㄡˋ
〔《廣韻》直祐切,去宥,澄。〕
古代作戰時戰士所戴的頭盔。
《書·費誓》:“善敹,乃甲胄。”
孔穎達疏引《說文》:“胄,兜鍪也。”
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:“公徒三萬,貝胄朱綅,烝徒增增。”
《後漢書·桓譚傳》:“安平則尊道術之士,有難則貴介胄之臣。”
晉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貝胄象弭,織文鳥章。”
《宋史·趙贊傳》:“矢集於胄。”
阅读:130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